美好是什么?
美好生活什么样?
如果给“美好”办个节,会怎么样?
这三个问题,11月17日到11月19日,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很多人找到了他们的答案。
潮新闻钱江晚报首届长三角美好生活节在这里举办,并一直维持了超高人气,吸引了很多用户、读者、粉丝前来。
美好真实可感,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三天来,无论白天的市集和展览,还是晚上的音乐和舞蹈,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在美好生活节来了一场关于美好的深度体验。
外国粉丝也来了。潮新闻记者 杨柳摄
在西湖文化广场总部,在吴山广场分会场,在潮新闻、钱江晚报官微的后台,我们看到了大家给予的点赞和评价。
有参展的店家说:平时多做线上生意,特别感谢潮新闻提供线下参展的机会:“人气出乎我的意料,原本我以为现在的人都不太愿意出来,没想到那么多人来,东西都不够卖了,还有和客人面对面交流非常重要,这样的展会希望下次还有,还要来参加。”
有读者说:我儿子太喜欢现场那个电子“哈基米”了,你们的活动很潮,很贴近,很有吸引力。
有网友留言:我刚好来新西兰旅游了,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去逛美好生活节了,错过了好可惜,期待下次。
今天(11月19日)是美好生活节的最后一天,我们在现场记录下了这些画面和感受。
和家人一起投篮拍照集章
很潮的活动里,感受亲子时光
“咦,前面是什么啊?好像很热闹。”
“妈妈,快点!前面有好玩的!”
“听说最后一天,错过就要等明年了。”
地铁站一出来,还没到西湖文化广场,记者就听到了这样的讨论。
环绕着整个西湖文化广场,琳琅满目的展区,涉及文化旅游、交通健康、餐饮科技、乡村好物等,每个板块都排着长队。大家伸长了脖子,向里张望,生怕错过精彩内容。
说起美好生活的样子,有人认为是潮流的生活,有人认为是健康的身体,也有人认为是怀旧的时光。所有这些,都能在本次美好生活节上找到。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扫码玩投壶游戏、五根签只要中一根就有奖品。”在国医养生集,大家被复古的游戏所吸引。前来咨询养生知识的,不仅是上年纪的大爷大妈,也有不少“90后”“00后”。保温杯里泡枸杞,是年轻人对抗中年焦虑的方式。而养生集展出的本草咖啡、滋补药品、中式推拿等“花式养生”方法,也让大家大开眼界。
“这辆巴士好潮,里面有什么?”离国医养生集不远,“文三潮移动时光巴士”也是本次美好节上的大网红。大家先后登上这辆由公交车改造的巴士,一睹内里乾坤。
老台式电脑、《灌篮高手》漫画书、留声机……一上车就仿佛走进了旧时光,许多人儿时的美好回忆涌上脑海。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这是什么啊?”一位小朋友坐在老台式电脑前,一边拉出键盘敲打着,一边问自己的父母。
“这是爸爸小时候用的电脑,你出生后,这些老电脑都淘汰了。”小朋友的爸爸回答。
“太有心了,唤起了我们很多回忆,想起了无忧无虑的孩童时光,一起玩耍的人,内心很有感触。”逛完时光巴士,这位父亲告诉潮新闻记者,他是被朋友安利来的:“周末天气也好,朋友说这里有个美好生活节,挺有看头,我就带着娃来了,这样边走边逛,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家住朝晖的肖女士带着一儿一女赶来:“为了逛这个节,特意让两个孩子提前把作业都写完,你们这节办得挺潮的,有复古有传统,也有现在和未来,很值得来。”肖女士的儿子在投篮机前忙个不停,女儿则被机器狗的萌态逗得大笑,还要排队等着和显眼包“潮奔奔”合影。
在大型“拍立得”面前,“卷卷卷柏”和好友拍下了“三连拍”:“你们是懂年轻人的,集章我也来玩了,要给这个拍立得点赞,可以留下美好节上的美好瞬间。”
一位市民在“拍立得”前。
“浙里好物”卖爆了
美好节的氛围很有吸引力
吃货们同样逛到停不下来。
在美好生活节上,来自浙江全省11个地市的村礼一一亮相,“浙里好物”让大家应接不暇。
风味独特的黄酒醉枣、古朴幽雅的宁波纸鹞、别致精美的麻蓬香锤……这些好物虽然出自乡村,但却个个很潮,通过美好生活节这一平台迅速破圈,被更多人熟知。
在宁波纸鹞展区,各类精美的风筝引来孩子们的围观。这些风筝,来自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风筝社团的学生。到下午一点多,已经全部销售一空。
“宁波风筝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我们让孩子传承老底子的风筝制作技艺,然后通过美好生活节这个渠道,把作品变成产品,向社会销售,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收获的钱又可以作为孩子继续学习的资金。”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非遗传承基地胡金伟告诉潮新闻记者。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同样卖爆的还有舟山螺钿,这是定海区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早些年这些精制的非遗产品如何“走出去”成了难题。去年,青瑾手工工作室的几个年轻人被马岙街道的风土人情所吸引,依托当地文化礼堂打造“居山小院”非遗工坊,探索如何将传统非遗融合进现代手作,开发出一整套螺钿DIY体验材料包,通过趣味动手的形式,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海岛文化魅力。
“我们把它作了一个现代化改良之后,小朋友可以把材料包带回去自己体验制作。”工作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舟山螺钿通常要两个月以上才能做出一个产品,经过他们的改良,现在一个小时可以做完一个。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美好生活节这一平台,舟山螺钿被更多人知晓,助力这项非遗更好“走出去”。
除了“村礼”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方特产,也很有吸引力。
在“富乐嵊州 和美乡村”展区,越乡龙井、桃形李、香榧等地方特产,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咨询,特别是嵊州小笼包备受关注。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
听展位的工作人员说,嵊州小笼包做法讲究,口味独到。
近年来,随着嵊州人走向全国,小笼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嵊州人的“小笼包大经济”—带着一副蒸笼闯天下,藏着满身钞票回到家的愿望。
汉服秀、音乐会
美好节是懂年轻人的
下午1点多,主舞台上走来一群潮童,潮范儿十足,酷酷的风格惹得大家都来拍照。
事实上,这两天的主舞台一直“闪闪发光”,不仅有火出圈的DJ时矛来现场和大家一起嗨,也有很多素人被带动,台上台下互动热舞。
11月17日晚,音乐响起,穿棉袄的大妈们先扭起了腰肢,不少年轻人被大妈们一带动,现场气氛瞬间点燃。年轻人舞动起来了,孩子们跟父母也跳起来了,手持手机的大爷还不忘拍下自己的舞姿。
作为杭州的“常客”,说起杭州的美好,时矛有说不完的话。时矛说,来美好生活节,他感觉很开心。现场布置得很好,灯光也很有气氛,是一个充满快乐的现场。在美好生活节,他还收获了一位“小迷妹”——一位才五岁的小粉丝给他送上了一根甜丝丝的棒棒糖,祝他的生活跟棒棒糖一样甜。
粉丝蒋小姐很感谢美好生活节:“因为时矛是体育赛事主播,一般都是比赛中的气氛组,像这样有他主场展现的机会其实不多,谢谢你们,让我在这里遇见他。”
“昨天我看到还有汉服秀,你们太会了。我今天是来二刷的。”记者现场碰到了“王哈哈”小姐姐,她是汉服爱好者:“我吴山分会场也去了,氛围也很好。”
为期三天的潮新闻首届长三角美好生活节马上要落幕了。
因为多了一场可以线下实地沉浸式体验美好的生活节,多了这“够年轻,够潮,够亲近”的三天,这个秋天的收获,相信很多人都多了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点的幸福感和美好,是不是也够支撑我们记得初心,记得坚持,让我们鼓起勇气继续努力,等待收获更多的美好生活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