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细胞通讯”,和诺贝尔奖得主探讨再生医学

潮新闻 赵彩霞2023-11-18 05:32全网传播量4803
00:00
00:00

细胞间如何沟通?交流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细胞研究可以应用于癌症治疗?11月17日,对话诺奖——2023年宁波再生医学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行,活动邀请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以及各个领域的院士专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教授、核心企业相关负责人等约200人参加,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再生医学领域的先进技术引领医疗科研产业变革的路径。

活动上,兰迪•谢克曼以“细胞外小泡、分化与细胞间通讯”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细胞是怎么样制造细胞外小泡,并结合具体研究实验的结果,阐明细胞间可以进行交流,并有不同的通讯方式,细胞外的小泡会影响到细胞的分化以及细胞间的通讯等内容。他表示,对于细胞的研究,如细胞外的小泡使用,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在诊断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因为它在体液中无处不在,也可以变成识别的机制,找到癌细胞的病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科学咖啡馆特别活动,此次活动设置了自由问答环节,以便嘉宾和专家们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在这个环节中,现场观众纷纷举手向兰迪•谢克曼提出问题,与他进行互动交流。

“在青光眼的研究领域,有些研究者认为外泌体可以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提供保护,而外泌体联合分解α-突触核蛋白的化合物或小分子的抑制剂是否有可能针对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这是来自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治医生胡欣欣的问题。“我一直研究神经保护领域,关于问题,教授在给出专业性意见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外泌体的神经保护研究需保持审慎的态度,这些是我通过阅读文献无法获得的,这场活动不仅给我丰富了知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的科研提供了方向。”

活动现场,像胡欣欣这样的青年人才数不胜数。“为了培养青年人才,我们还特别邀请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获奖的学生参加,以做好科学精神的传承、科学研究的全面式传导。”宁波市科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施英说道。

“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就不会有大发现。”对于青年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兰迪•谢克曼建议道,青年科学家必须大胆地思考一些尚未真正得到回答地重要问题。一旦发现自己有能力回答地问题,就需要全身心投入在该问题上。大多数试验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必须着眼于大局,并只追求这个问题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本次活动还邀请到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见青,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专家潘少辉,分别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分享一些前沿的学术视角,为现场嘉宾、一线医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思路和解法。

干细胞是否能作为药物准确递送载体?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高见青通过肿瘤治疗、脊髓损伤治疗等研究案例,由浅入深地向观众阐述了干细胞对于疾病治疗的可能性,如肺纤维化产生的炎症反应治疗上,通过干细胞可以实现线粒体向受损肺细胞特异性的递送,实现减缓它发生、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通过iPS技术,还是谱系重编程技术,都是很好的手段,可以直接用到临床上进行角膜内皮盲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潘少辉则以“iPSC与眼内细胞再生”为题,详细描述了iPS干细胞在眼科方面的应用。其中特别提到,目前国内角膜供体的匮乏,角膜内皮需求非常大,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角膜内皮盲的问题,这是非常具有临床意义的。

“这是科学咖啡馆活动在宁波的首次落地。”施英表示,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直聚焦世界顶尖科学家、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希望通过全球对学术前沿的关注以及学术引领、专业人才集聚等方面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宁波产业赋能。未来,将继续加强行业内的合作交流,激发细胞领域新思想,助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并为未来医疗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改变。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宁波市发改委、宁波市卫健委支持,宁波希诺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院士和海外智力服务中心联合承办。

相关专题
科学咖啡馆 | 前沿 开放 协同
相关新闻
图文直播 | “科学咖啡馆”对话诺奖-探究穿越星际的引力
80多位高层次人才齐聚这个论坛,开启与宁波科创平台的双向奔赴
“科学咖啡馆”迎来诺奖得主 共话生物化工与医疗创新的跨界探索
2023年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倒计时1天
对话诺贝尔奖得主,一场“科学盛宴”将在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