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哉!美哉!妙哉!上虞神仙峡谷十分适合徒步爱好者,沿着溪谷而上,时而跨越溪流,时而穿过竹林,在雪花潭景区步入另一个天地,推荐指数五颗星。”今年,陈溪乡太平山村的神仙峡谷在社交软件“小红书”上属实火了一把,因其原生态的虞山舜水,深受徒步爱好者青睐,每逢周末与节假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登山徒步。
近年来,仙山秀水带动了当地文旅发展,太平山村也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八八战略”宏伟蓝图指引下,陈溪乡生态建设注入了绵绵不绝的活水,正稳步走向绿色、美好、共富的新未来。
民生福祉面面俱到
秋日天朗气清,从上虞主城区行车50分钟,来到陈溪乡塔溪村,入目便是奇峰秀岩映着绿竹,淙淙溪水冲洗着山石,好不惬意。然而到了台风季节,眼前清澈见底的溪水就会变成山洪滚滚。近年来,作为小流域山洪防御重点村,塔溪村配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配套工程,新建、翻建堰坝数座,让村民生活得更加安心与放心。
“20年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防灾减灾、道路建设再到高山移民、农村饮用水、文化礼堂,这些都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与好处。”塔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王庆高是一位“超长待机”的村干部,拥有20多年村委工作经历。说起村庄发展,他如数家珍,“从前,一到台风天,溪水猛涨、道路冲垮,浪撞自然村等变成了受灾村,村民不出去、救援队进不来是常态。自从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改变了许多。”
今年89岁的村民唐柏生是塔溪村高山移民的受益者。自从2008年,他享受到高山移民政策,从不通公路的毛平自然村搬迁住进了村委建造的新房屋,再也不用担心就医不及时、日常买菜串门了。
在陈溪乡,塔溪村的变化不是个例。近年来,陈溪乡投入近86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基础设施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产业配套等项目建设,村容村貌得到全方位提升。建设改造乡村公路7条,里程数达20公里,打通了一批断头路,提升了一批通景路,圆满完成联网供水和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实现城乡“同质饮水”。
民宿产业从无到有
抬头见石浪,侧耳闻溪声。一走进陈溪乡虹溪村,便见奇石耸立,翠竹满山,白云在山上、溪上飘荡,鸟鸣声阵阵。在雪花潭景区下的溪流边,有一家名叫“雪花谷·隐山”的民宿,外面绿色映衬,里面古朴清雅,山上清新的空气飘进窗户。
“乡村道路、管网、厕所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新农村整体风貌逐渐向景区发展。”不惑之年的王炜荣是地地道道的陈溪人,2016年,他赶上上虞的闲置资源激活计划,将一处废弃茶厂打造成为“雪花谷”民宿。2018年底开业以来,陈溪乡通往民宿的盘山公路提前竣工通车,距离民宿不到200米的雪花潭景区提档升级,2019年陈溪乡创成浙江省4A级景区镇、“雪花谷”民宿荣升为省级白金级民宿、国家甲级民宿,让许多客人慕名而来。
“近年来,我们旅游势头不断向好,每年游客人数达50多万人次。”陈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竹隐陈溪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项目建成投用,高质量通过省4A级景区镇创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建成3A级景区村3个,新建民宿6家,品牌效应持续彰显。
另一边的太平山村也迎来新机,曾经采矿留下累累“伤疤”的棋盘岩,被宁波客商投资改建为太平书院文旅综合体项目,赋能陈溪乡文旅大发展。棋盘岩曾是陈溪乡一大景观,相传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于吉曾在此隐居,炼丹施药,著述《太平经》。早在20多年前,棋盘岩附近因为开采,导致植被破坏严重,裸露的岩石间布满了一块块难看的“伤疤”。
近年来,太平山村通过绿色生态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古树古建筑保护等,大力提升村庄“颜值”和“气质”。为了打造该村独特的滨水景观,陈溪乡对干溪西侧建筑进行重点整治,将原有驳岸改造,增种水生植物,建设滨水景观长廊,沿河建筑立面通过增加块石贴面、木饰面、木质披檐等元素进行整改。
去年,太平山村与上海一家公司达成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村合作协议。今年,第三方运营策划流转1000亩竹林种植“生态”黄精,形成保护与开发双重利好的局面。“项目带动农民增收,目前所有项目运营所需劳动力都是本村居民,解决就业同时充实村民的钱袋子。”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告诉记者,全村因村施策实施全域提升改造,田间花园、神仙峡谷等项目让太平山村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整合资源文旅联动
陈溪乡是抗战后期浙东游击纵队后勤保障基地。如今,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纪念馆迎来一批批参观者,重温无数革命先辈曾挥洒热血青春的场景。
“作为爱国主义现场教育基地,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纪念馆接待了大批党团组织、学生和部队官兵。纪念馆与周边石笋山景区、通泽古寺及雪花潭景区等互相配合,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环境相映生辉,年均游客超过30万人次。”陈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恢复“九厂两院”遗址群,把陈溪的红色旅游与绿色风光完美结合,打造红绿互动的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
南宋绍熙(1190-1194)初年,王阳明先祖见虹溪一带山水“清奇”,便在达溪一带居住。至今,虹溪村还有王阳明先祖居住地——王氏家族老祠堂,现已改建为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1513年,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来到先祖居住地,一路游览赏景。
凭借着阳明祖居地和先祖墓,虹溪村做起了阳明文章,阳明研学游成为当地新的旅游品牌,“跟着阳明游陈溪”吸引了省内外游客。近年来,陈溪乡为进一步擦亮“阳明文化”金名片,启动总投资1.15亿元的“太平山-雪花谷”防火巡护道与农村公路共同建设项目,助力打通雪花潭-太平山村重要旅游节点;完成陈黑线-旭峰-浪撞乡村公路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管溪综合开发项目绿道建设,庙下-大元岙公路提升工程,持续改善交通路网,助力片区文旅联动发展。
“我们将深入实施‘阳明文化基因解码’‘阳明文化研学传承’‘阳明文化文旅融合’三大特色行动,筹建成立阳明游学研究会,打响‘绍兴讲学、陈溪游学’品牌。”陈溪乡党委书记郑哲军说,全乡正加快推进阳明游学文化传播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打造“上虞南翼研学大本营”阵地基础,让研学游特色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