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牵头设计实施的全国首单全流程市场化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ABS)“国金-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精特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
杭州未来科技城企业浙江英集动力有限公司搭上了这趟融资“顺风车”,成功融到了一笔800万元的资金。“这笔融资对我们缓解资金压力、保障研发投入都很有帮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利拿到融资能让其更加专注做好研发、反哺创新。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持,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进行融资的融资方式。通过该方式,科创企业能够盘活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拓宽多元融资渠道,纾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杭州未来科技城辖区内集聚着5万家企业,其中90%以上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多具有轻资产、重研发、多专利等特点,但因研发投入大,传统融资方式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
此次证券化项目的发行额度为1亿元,期限为1年,发行票面利率为3.25%,再创2023年全国同类型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票面利率新低。
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行的证券化项目还具备两大创新亮点——
首先,该项目的全流程市场化模式为全国首创。在增信上,有别于以往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需要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增信担保,该项目由杭州联合银行开具银行融资性保函,为底层科创企业进行增信担保。在发行上,该项目是100%市场化销售,体现了金融市场对参与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可,真正打通了“知产”和“资产”之间的壁垒。
其次,该项目聚焦“专精特新”,将助推产业链升级。据悉,该项目入池基础资产共涵盖杭州未来科技城10家优质科创型企业的64项专利,评估价值共计超1亿元。项目参与企业包含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涉及绿色科技、生物医药、机器人、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据估算,此次项目实施后,将为参与企业节约融资成本共500万元。
“知产”变“资产”,专利成红利。目前,杭州未来科技城已成功发行3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辐射区域内30余家科创型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达3.43亿元;依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窗口,已开展助力企业开展质押融资20余笔,累计融资金额达1.5亿元。
接下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将继续加快服务创新步伐,跑出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覆盖更多企业,助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