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东西部协作·江北担当②丨10天赚了上万元!浙川携手,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潮新闻 记者 段琼蕾 共享联盟·江北 郭传太 罗彪2023-11-16 12:55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今年民宿开业时,正值彝族火把节假期,13间房被订走了10间,10天时间,我就赚了1万多元,接下来,我准备把家里院子也用上,再开个农家乐。”11月16日,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丝路驿站”民宿老板娘韩庆丹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道。

    韩庆丹是陶家营村人,嫁给了同村人,一直在村里生活。当初村干部上门动员开民宿时,她曾是拒绝的,毕竟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原本的工作虽然每月只有2500元,但还算稳定。让她彻底下定决心走上开民宿之路,则与陶家营村这两年的巨大变化有关。

    自陶家营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启动以来,过去两年,宁波市江北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200万元,帮助村子从基础设施到文化挖掘全方位“变脸”,迅速“出圈”。据了解,今年以来,村子单日接待游客量最高时曾达万人,日常双休日也能达到四五百人。

    陶家营村是南丝绸之路——零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村里土碉楼林立,距离当地知名景点水观音景区仅300米远,此前却一度冷冷清清,村里无人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工作。

    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韩庆丹的回忆,“原来进村的道路只有窄窄的一条路,大一点的车子都开不进来,道路改造后,大巴车都可以直接开进村,坐火车来的游客,出站打上车,20分钟能到陶家营村。”

    采访当天,跟着驻村干部陈磊,作为“游客”,记者体验起了陶家营村的“新变化”:

    村口的石龙山,因山顶岩石酷似盘龙而得名,山间杉林茂密,曲径通幽,此前只有石头路,现在,沿着新修的绿道,10分钟能爬到山顶,俯瞰矗立在村子的各个地方的大小土碉楼。

    下山后左拐入村,村路两旁,座座村舍经过改造,外墙刷上了和碉楼相近的黄色,每户人家的庭院内则各有不同的风景:罗家豆花、黄杨盆景、多肉基地等。

    其中,一个小院的牌子颇引人关注:“越西县陶家营乡村振兴建设补短项目项目部”,原来,这是专门解决村庄改造中还存在的小错漏,江北区的协作资金还将持续投入。

    村子中心地带的晒谷场则被改造成了文化广场,这里新立了明洪武年间都指挥使陶亨的铜像,他曾为维护零关古道通畅而率兵驻扎于此,这才有了陶家营村名字的由来。

    广场的一角新开了家风家训馆,收集整理了村里的家谱,还设置了书吧,便于村民阅读游人休憩。

    18座土碉楼古建筑,正被一一整修包装,从过去主要为了防盗和守卫,变成了博物馆、民宿等业态的组成部分。

    据介绍,去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的越西高铁站,让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城开始进入游客视野。加上当地各级旅游部门的大力推广宣传,今年“五一”,来陶家营游玩的省内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韩庆丹开了民宿、村民文元海开了农家乐……在村游客配套服务中心前的马路上,更多的村民开始尝试起了“外摆”:村民黄皎经营了一家炸“土豆丝”的摊位,5元一份,节假日一天有四五百元可以赚。最热闹时,外摆的摊位有四五十家,双休日也有七八家。

    中所镇党委书记黄玉平表示,“非常感谢江北区的支持,现在陶家营村打造好了,引来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的发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增加了5000元到8000元不等。”

    借力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3年内,陶家营村集体经济收入争取突破百万元。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江北区的挂职干部和中所镇以及陶家营村的干部们都信心满满。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东西部协作·江北担当
    相关新闻
    三门小山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跑者” 三问岩下潘村: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浙报关注|宁海县梅林街道以“长寿IP”解锁富民新路径
    打卡姚庄横港村!看浪漫田园里的乡村蝶变
    2023年东西部对口协作、山海协作培训班在宁波举行
    云和安溪乡:依托美丽城镇建设美景变“钱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