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浙江省第一个专业电脑市场——文三路杭州高新电脑城开业。自此,文三街成为杭州最负盛名的“数码一条街”,众多IT人才从这里走出,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从这里腾飞。
2021年起,西湖文旅集团在西湖区的指导下启动对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改造,裸眼3D大屏在亚运会期间吸睛满满。数字经济时代,文三街的名片已然从“数码”升级为“数智”。
一个文三,两个时代。二十多年来,文三街的样貌在变,但创新创业的精神不变。让我们走进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对话创业者,探寻文三保持活力的“秘籍”。
曾经的文三街。资料图
如今的文三街。图据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运营管理公司
有为创业者分享文三“创业经”
对陈伟明来说,文三街算是他在杭州感情最深的一块地方,曾在文三街旁的一栋楼宇做过多年的物业项目,可以说是看着文三街慢慢成长,逐渐繁华。
“我在很多城市工作过,以前在上海做过汽车金融,在无锡做过光纤传感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等,但大多是和朋友合作,算不得自己的事业。”陈伟明说,“在外奔波久了,还是想回到浙江,回到杭州。没有一个地方像文三街这样,在充满创业机会的同时富有人情味。”
2022年,陈伟明回到工作、生活多年的杭州,接触了跨境电商行业,为日本的一家跨境电商平台做定制产品的供应链。在这过程中,陈伟明发现了个性化定制赛道的前景,于是创立了硫工坊(杭州)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十几年前的文三街,线下消费很热闹,大家都来这里买数码产品。现在购物方式不同了,大家喜欢网购,文三街也改造升级成立数字生活街区,更加侧重展示和体验。其实,这和我们创业也是一样的。”陈伟明说,“不同的时期要看准不同的风口,我现在做的个性化定制,其实就是大货定制的升级版,更加灵活,能适应更多客户的需求。加上文三街这边的文创氛围越来越好,对我们的业务也大有帮助。”
谈到文三街,浙江佰邨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龙江也有许多话想说。“我在文三路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读了硕士,又在文三路附近的浙江理工大学工作,后来住在文三路附近,户口也落在这里,文三街可以说是我在杭州最熟悉的地方。”
王龙江说,千禧年初的文三街作为杭州数码产品的一大集散地,已经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附近高校的年轻人来文三买手机、随身听、软盘、电子辞典、台式电脑……杭州有名气的电脑公司几乎都在这里办公,浓厚的创业氛围让大家都充满激情。
“杭州是一座文旅之城,更是一座数字之城,文三街结合了这两个特质,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后来我选择创立佰邨文旅,看重的就是数字时代文旅的创新风口。”王龙江说,今年杭州亚运会上的数字人给全世界带来了震撼,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这是下一世代的风口——虚拟与现实。
“如果能让数字人的理念在文三街茁壮成长,赋能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升级,就会引领更多街区向文三看起,吸引更多创业者来到文三。”
文三街0101PARK。图据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运营管理公司
传承的文三创业创新精神
这些年来,文三街凭借优秀的数字科技基因,孕育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大网新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东方通信为代表的1600多家高新科技企业从这里走出,以网新图灵为代表的1100多家IT产业经销商从这里发展壮大。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升级改造后,依然散发着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到这里。
今年夏天,韩方奇曾受朋友的委托,在杭州寻找一间合适的店铺来做新式茶饮生意。他辗转了萧山、滨江、余杭等地,都没有看中合适的地方,直到来到了文三街,黄姑山路上一家待转让的店铺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间店铺原本是一家面馆,老板夫妻俩想换个行业。我和他们聊了以后,觉得周围环境很好,加上一出去就是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0101PRAK,有个小广场,年轻人来来往往,地段很好,所以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
7月,韩方奇的青物屋文三路餐厅开业,主营新式牛排意面简餐,兼售礼品。韩方奇将二楼打造成招待客人喝茶聊天的小天地,店内所有顾客甚至路过的行人,都可以上来免费喝茶。
“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和每个人聊天都能让我有所收获。我觉得文三这个地方是很有活力的,接触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了解各行各业最新的前沿动态,既能认识新的生意伙伴,又能根据市场灵活调整上架礼品的种类。”韩方奇告诉记者,将这间店盘给自己的夫妻俩,经过奋力争取,如今也成为了自己得力的生意伙伴。自己一边开着餐厅,一边在全国各地跑生意,做礼品供应。
就在不久前,由西湖文旅集团联合潮新闻精心打造的“文三潮”移动时光巴士,已经在2023云栖大会等地精彩亮相。巴士上展出了许多具承载了时代记忆的数码老物件,吸引路人们上车体验、拍照打卡。
巴士全景。潮新闻记者 黄心怡/摄
记者注意到,70后的朱锦宏AI行业技术工作者在“时光记忆墙”前驻足许久,默默用手机拍了许多照片。
“我1993年大学毕业就来到杭州了,当时在文三路的东方通信从事金融信息化工作。这30年来也换过行业,但都在做技术研发工作,与杭州的数字化紧紧绑定在一起。”朱锦宏回忆起多年前文三街的创业氛围道,“文三路总是聚集大批年轻人,每个人都敢拼敢闯。我同学他们在这里创业,虽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最终都能凭自己努力克服,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很可贵的故事。”
巴士里的“时光记忆墙”。潮新闻记者 黄心怡/摄
接下来,“文三潮”移动时光巴士将在潮新闻·钱江晚报首届长三角美好生活节、西溪湿地、武林银泰等地停靠,带着承载文三街文化的印章与大家见面。集齐印章有机会解锁精美礼品,集章爱好们可要抓紧机会!
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带着你所了解的“文三路创业青年故事”来到现场,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分享在文三创业的宝贵经历。详情请见“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