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进的现代服务业,已然成为南湖区一张极具辨识度的“金名片”。昨天,记者从南湖区发改局获悉,在不久前公布的浙江省公布第三批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里,位于南湖区南湖街道的嘉兴烟雨南湖数字文旅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登上榜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以《“以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聚力打造世界级红色文化旅游标杆》案例成功入围全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典型案例。
自此,南湖区已成功创建三大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近年来,南湖区深入践行“服务业兴区”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发展呈现诸多新亮点、新面貌、新成效,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示范者和领跑者。
走好“三生”融合路 产业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嘉兴烟雨南湖数字文旅服务业创新发展区位于南湖区南湖街道,东至中环东路、纺工路,南至中环南路,西至花园路,北至沪杭铁路沿线,总规划面积超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数字文旅产业,入区企业数1472家,规限上企业48家,集聚了嘉数实验室等20余家文商旅行业龙头企业。
“每次来南湖天地,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这是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真实感受。
这得益于省级高品质步行街不间断输出的高品质主题活动。围绕 “宴、购、游、娱、健、宿、学、赛”等夜间经济要素,今年以来,这条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成功吸引了长三角县市区的新消费群体,累计引进各类城市品牌首店111家。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客流量达1193万人次,实现营收7.92亿元。
与此同时,该项目在数字化建设、红色文化输出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一方面,铺设一条12芯,长约4公里的环南湖基础网络光缆,率先实现5G场景化应用,引入南湖区智慧文旅“最强大脑”并投入使用。今年以来,“云游南湖”小程序累计为5698名游客提供一站式“私人订制”服务,总投资31.6亿元的南湖天地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探索前沿科技与南湖智慧旅游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以重塑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红色旅游线为契机,打造数字文博与演艺产业发展高地,推进辖区南湖革命纪念馆、会景园等优秀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孪生”。总投资11.5亿元的中共嘉兴市委党校迁建项目,也将加快构建以红色教育研训联合体为主的文化新地标。
“‘数字+文化+产业’这样一条‘三生’融合路,形成了我们‘一船、一湖、一站’的特色金名片。”南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通过加强数字赋能、创新消费模式等,加速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共生、相容相长,实现服务业变革跃升。
构建高能级平台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
作为嘉兴市主城区,南湖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占比稳居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24.5%,列全市第三,服务业发展呈现规模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升的良好趋势。
今年6月,嘉兴烟雨南湖数字文旅创新发展区入围第三批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区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累计创成3个,数量居全市第一,并已初步形成“2+3+N”的组合式服务业发展平台。
“2+3+N”,指的是嘉兴科技城国家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等2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湖新区现代金融产业创新发展区等3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和嘉兴越秀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等N个市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集聚区)。
如今,上述高能级平台已经成为南湖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服务业发展得好,对全区经济平稳发展就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南湖区发改局副局长徐洪斌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区加快构建组合式高能级平台,通过依托和发挥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引导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向高能级服务业平台倾斜。
与此同时,为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今年南湖区成立运作服务业招引小分队,开展以商引商、驻点招商、领导招商等组合式招商,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1-9月,该区月度新增规限上服务业企业24家,数量列全市第二,较去年同期增长50%,成功引进九州汇天、T3出行、达美乐披萨、安步汽车、唯今国际等多个重大服务业项目,长三角数字贸易港正式注册、蠡园•盐谷直播产业园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中熙新能源产业园正式开园,服务业招引氛围和成效进一步增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