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潮新闻 赵青云2023-11-13 12:19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不要拒绝做小事情”,这是不少位名人哲人留下的格言。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留下警世启人之篇。范晔的《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云:“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父友同群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帚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这薛勤是个明理明智之人,当即赞扬了他一句后,又反诘一句:“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声问如春雷惊蛰,振聋发聩,不知这陈蕃受到了启发没有,反正这后生后来的的确确是从一室扫起,从而帚除天下,做成了一番大事业的。

    河南平舆:东汉时期名臣陈蕃雕像。CFP。

    陈蕃其人。也是青史垂名的人物。“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连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曾点到过陈蕃其人。陈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时任太尉,与李膺等人反对宦官专权,为世人敬重。灵帝时与人合谋洙杀宦官,事败被杀。这段文字记载陈蕃15岁时的一则秩事,颇受后人赞赏。对此,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曾写过一首《读陈蕃传》的诗,对少年陈蕃的做法提出批评。诗云:“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他认为陈蕃仅仅高谈“扫天下”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家中的灰尘如今都打扫不了,怎么能去扫除天下的灰尘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好在陈蕃闻过则思,幡然改进,终于成就了大业。

    “扫一室”是小事,“扫天下”是大事。但如果连区区小事都不愿做,不会做,怎样能干成大事业呢!不积硅步,何以至千里?不积涓流,何以至大海?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必须从小事做起,经过不懈的努力,付出艰苦的劳动。这犹如登山,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人谈理想说志向,“飞流直下三千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眼高手低,碌碌无为,这样的人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到头来一事无成。由此看来,杨万里对少年陈蕃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真理。在沙漠中,寻见一点绿,在黑暗中搜到一线光。在机械破件中觅得一点美,这原是对生活的一种识真,也是一种孜孜的追求。宏伟图画是小狼毫绘写的,巨制书卷是由滴滴墨汁挥就的。我们不能拒绝做小事情,许多大事情,往往都要从小处着眼,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对面有一副对联题得好:“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佛语偈言,所 言意思原是教晓凡人的处世行为的。从我做起,从眼前事做起,从“扫一室”开始的内容内涵,亦包含其中矣!

    作者简介:赵青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