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环市教育系统鼓励各校以党建为引领,以乡土文化为特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学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品读乡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魅力,让乡土文脉浸润学生心灵。玉环市芦浦中学“向阳”党建品牌就是其中之一。
研学实践:厚植乡土文化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又到了一年稻香时。
请输入图片描述
眼下,玉环市芦浦并头村农耕基地的水稻已进入收割期,放眼望去,稻穗缀满金黄饱满的谷粒。11月初,玉环市芦浦中学“稻话家乡”劳动实践活动在这里举行。
弯腰、握稻、挥舞镰刀……稻田里,100多名同学忙得不亦乐乎,干的热火朝天,为平时安静的村庄增添了别样的风景。割完稻子,同学们还上脚踩踏打谷机,体验手动收稻子,感受秋收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走出课堂、走进稻田的同学们,有了不一样的收获。黄晨轩同学说:“通过这次乡土研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田间地头学习耕种收割,令人终生难忘。”
玉环市有着悠远的海岛农耕文化。“九分山水半分田”,稀缺的土地资源,既让这里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又培育了农民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据《玉环县志》、《芦浦镇志》记载,芦浦境内陆地大多为前人筑塘围垦扩展,先民们以精卫填海的胆魄和勇气,将一片片滩涂改造成一块块良田沃土。
“芦浦中学长期致力于探寻乡土文化教育,让农耕文化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让学生听得见乡音、看得到乡愁、读得懂乡情,建立起对乡土文化的认同”。芦浦中学校长冯必江说。
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教育
作为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乡村学校,芦浦中学周边自然资源丰富,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有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吴氏碉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狮子灯”,还有红山的旧村落,道头的磨崖石刻、古码头等等,人文历史底蕴深厚。
基于此,芦浦中学党支部创建“向阳”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资源,将乡土文化与校园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近年来,乡贤馆研学、大坑村研学、百丈山研学、稻作文化基地研学、国防教育基地研学、碉楼研学基地等芦浦乡土研学基地,成为该校的首选对象,让广大学生在乡土实践中品读乡土文化,提升思想教育实效。
今年,芦浦中学《向阳乡土实践,走进自然课堂》荣获玉环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展的第一名,由师生们共同撰写的4篇乡土论文荣获玉环市一等奖。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有内涵、有深度的传统乡土文化在芦浦中学蔚然成风。
联合党建:培育爱乡情怀
乡贤文化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探寻文化血脉、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动力。芦浦镇乡贤文化浓郁。在古朴典雅的芦浦乡贤馆,以画卷形式系统展呈了当地古今乡贤的善行义举,以及文化建设成果,是芦浦镇的文化地标之一。
芦浦中学党支部与芦浦乡贤联谊会形成联合党建,以“乡贤馆”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联合教学,常态化引领学生走进乡贤馆,聆听乡贤故事,感受乡贤文化,感悟乡贤精神。
这是芦浦中学延伸党建品牌、开展联合党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以“向阳”党建品牌为引领,联合各村镇党建,将芦浦区域内的乡土文化、红色教育融入党的教育事业中,实现一领域一特色,让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种子在师生心中不断生根、发芽、成长。
从传承乡土文化到根植文化自信,“向阳”党建让乡土之美变得预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