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伯在三年前因冠状动脉狭窄放了支架,最近几天经常出现心慌、胸闷,去医院复查,各项指标和功能都正常,可是吃了心脏药症状就是得不到缓解。“要么去看看中医?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试试看?”
视觉中国供图 (图文无关)
在老伴儿的陪伴下,李大伯来到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碰到了王立国博士。李大伯的老伴说告诉王立国,前段时间,老李的好友突发心梗过世,发病时正好和老李在一起,老李一直陪着朋友,包括抢救、帮着他家忙后事,回到家好几天都睡不好,“我说他准是累到了才发病。”
王立国通过舌脉和问诊,发现李大伯有明显的气滞血瘀和心肝火旺的问题,认为这是典型的“双心病”,所以除了给病人开活血化瘀和疏肝解郁降火的中药,还详细给他解释了病情及如何调节心理和放松的方法。
李大伯复诊时,心慌胸闷明显缓解,睡眠也好了。
心脏因为心理焦虑、抑郁而出现心慌、心跳加快、胸闷等不适的症状,称为心理性心脏病,和具有器质性病变的心脏病,两种状况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话就被称之为双心病。常见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失眠、焦虑等。中医理论其实早就揭示了这一观点,中医认为“心”有“主血脉”和“主神志”两大功能,心脏功能和精神情志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强调心身同治,即治疗身体的同时,关注情绪和心理的调整。很多人都是因为不了解“双心病”,在就诊时容易误诊。
“双心病”高发人群:性格急躁易怒或多疑内向敏感压抑的人;经常从事高紧张高压力工作的人;更年期的女性,有多种慢性疾病心态不稳的老年人等更容易患上双心病。
“双心病”识别方法:如有心脏不适,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通过中医诊查舌脉和问诊等方式,了解是否存在气滞血瘀和心肝火旺等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