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刮风下雨,11月10日的杭州气温骤降,不少人把羽绒服都翻出来穿了。
在杭州余杭龙舟路的一家厂房里,演员宋洋却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腱子肉,天蒙蒙亮就开始在这里挥汗如雨,打拳击。
原来,杭州学霸导演仇晟独立执导的第二部长片《比如父子》,在这里火热拍摄。
当天早上,外面下着小雨,冻得人只想缩脖子,远远望去龙舟路上这家工厂的大厂房外面,挂上了“龙翔拳击馆”的招牌。
厂房门口堆满了各种拍摄、照明器材,告诉大家这里在拍电影。
即使是受导演邀请来探班,我还是得等到里面喊“卡”了,在现场制片的带领下,才能从边上悄悄进去。
探班最怕的就是影响拍摄进度,当天是《比如父子》在杭州拍摄的第二十二天,清晨5点40分开始,场务、化妆、服装、灯光、摄影、导演等各组就开始陆续到位,准8点拍摄第一镜,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
走进厂房发现,这里被改造成了一个有点年份的老拳击馆。四周挂满了拳王泰森等拳击高手的海报,中间则是一个大拳台,演员宋洋穿着红色的拳击短裤,戴着红色拳击手套,喘着气正在休息。
拍摄现场不能停留,我被领到了边上一间拉上窗帘的屋子里,里面有好几台监视器。监视器前坐着几位年轻人。C位的年轻人,拿着对讲器、戴着耳麦,就是导演仇晟。
仇晟2018年开始写《比如父子》剧本,到2023年10月终于开拍,筹备时间近六年。
整个拍摄期计划45天,这45天对他意味着什么,想想就知道。
仇导演瘦了不少,说话还是不紧不慢,但看得出他处于创作的兴奋期。
他飞快地和我打了个招呼,示意我可以坐在边上一起看监视器里的画面。
和导演一起坐在监视器前,默默地看监视画面,我知道这就是“探班”最高的待遇了。
《比如父子》是仇晟导演以亲身经历为缘起创作的电影,他在开机上的一番话令人泪目:“这个项目的缘起是我的个人经历,我十五岁丧父,十八岁选择学医,二十岁选择电影,想用影像构建一个虚幻的世界,来找回一些失去的东西。但有些东西注定是要失去的,我们最终也要从虚幻回到现实。”
电影讲述男孩邹桥和父亲相依为命,练习拳击。父亲在他年少时去世, 他只能通过身边人的回忆,拼凑出父亲破碎的形象。到了而立之年, 他要用尽全部学识, 和父亲在AI世界重逢。
融合“家庭”与“科幻”元素,《比如父子》是一部导演纪念自己父亲的电影,也是一部献给全天下父亲的电影。
电影里有大量拳击戏。拳击是父子关系的象征:既亲密,又对抗;父亲教导“瞪大眼睛”,儿子默默记在心里。
龙舟路上这家由厂房改造的拳馆,就是电影的主场景。
仇晟告诉我,当天拍的是宋洋饰演的父亲邹建堂在拳馆里和拳馆吴老板练拳,练着练着就当真了,两人打了起来的戏。
我从早上9点半开始坐在导演边上看监视器,一直到11点,看了一个半小时,最大的感悟是,拍电影真的是精雕细刻,导演不仅要看演员的动作,还要关注他们的表情,以及整个节奏、氛围,直到拍到想要的画面。拍电影也真是集体创作,不仅主演表演要到位,其他各种工种也要配合好,就连背景里的群演都不能松懈。
宋洋之前和徐浩峰导演合作过武侠片《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等。他很看重《比如父子》,开机前几个月就开始练习拳击,加上之前练功夫的底子,拳击手的形态不错。监视器里,洋哥动作矫健,肌肉健硕,状态很好。
一个镜头拍完,仇晟喊“卡”,放下对讲机,摘下耳麦,快步走出屋子,来到拳台前,与宋洋和吴老板交流了一番,随后又回到监视器前。
就这样,仇导演不停地喊“开始”、“卡”、“很好”,拍到嗨时还告诉大家“我想了一个更好的画面”。
熟悉仇晟的人知道他从清华学霸转行当导演的传奇经历。这位一路从杭州濮家小学、杭外,考上清华生物医学工程的高材生,最终选择拍电影。他的导演处女作《郊区的鸟》就显示其卓越的才华,电影入围第7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竞赛单元,并荣获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等多个奖项。
他执导的科幻短片《生命之歌》,获得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真人短片奖”。
《比如父子》是仇晟独立执导的第二部长片,把这个父子故事搬上大银幕也是他的夙愿。
他对这部电影,自然是无比用心。
这次在仇晟背后,还有一支强大的主创团队:监制了《流浪地球》和《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王红卫为影片保驾护航;制片人团队也深具实力,包括曾参与制片《缉魂》的李灵妍、曾参与制片《悲情三角》的张宇旋,以及曾参与制片《暗恋·橘生淮南》的贾若成。他们在融资、中外合作、制作等环节上的合作,将为电影带来更多创意和活力。
《比如父子》全程在杭州拍,之前已在运河、湘湖等取景,这几天还要去岳王路、东方金座、中北桥、杭州汽车城、省自然博物馆等多处拍摄。
《比如父子》已入选杭州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和余杭区文艺发展基金扶持揭榜挂帅项目,同时也获得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世界电影基金的支持。
因涉及到不少科幻元素,杭州拍摄完成后,仇晟将直接飞法国做电影后期。电影计划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