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主城区
翻开杭州1-9月的招商成绩单,临安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位于杭州西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西部区,9月底前已经完成了57个亿元以上项目招引,这其中的制造业固投类项目42个,占据大半,超额的完成率稳居全市第一;今年一季度更是落地了总投资超50亿元的吉利(路特斯)智能线控全球总部及智能线控产业化项目(下称吉利项目)。
今年,各地的“抢项目”大战纷纷开打,上海这样的头部城市也开始到全国各地“求关注”。杭州自然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无论是今年年初上过热搜的“杭州·全球招商季”的出海招商团,还是五大产业生态圈的长远布局,抑或是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目的都是把更好的项目落地在这里。
在招商引资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投资者为何会选中临安?临安为何能够在同等赛道竞争中“跑”出这样一份亮眼的成绩?
(一)
故事要从今年2月说起,临安区主要领导班子赴路特斯英国和武汉总部考察调研,彼时,出海抢外资项目是杭州各地招商团的主旋律,临安的这一动作并无特别,但从结果上看,吉利项目用了四个月完成从签约到开工所有流程,给今年的招商引资来了个“开门红”。
好的开端背后,是临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也是临安抓住机遇乘风而上的勇气。“50亿元的项目影响重大,选择这里是对临安承载能力的认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路特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冯擎峰说。
临安的青山湖科技城可以享受到省、市、区三重叠加的政策,是吉利这样的大项目在做决策时看重的条件之一。 项目选址,首先看区位,这和我们普通人买房看地段一样,都是影响投资者抉择的关键要素。
借着杭州项目招引的“东风”,临安“乘风而上”。临安的青山湖科技城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这是临安在招商引资中必提的一个要素,区位优势决定了这里给出的“交通红利”足够丰厚。
随着临安近些年“融杭”的脚步加快,杭徽高速、地铁16号线、科技大道构成的“一高一铁一快速”交通体系能够实现杭州半小时通勤、全域1小时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
“青山湖科技城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吉利选择在这里开工,也是考虑到集聚效应。”冯擎峰说。临安有杭氧、杭叉等头部“国字号”链主工厂,吉利项目建成后,也将依托吉利集团的先进技术和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协同创新组织动力、对产业的上下游形成核心凝聚力,该项目投产后将对临安加快集聚智能物联领域创新资源、招引创新人才、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临安也有浓厚的科创基因,省级科研机构创新研发基地在临安成立,36家科研院所逐渐在青山湖科技城集聚,很早就为这里奠定了一条“立足本地人才、科技优势,鼓励高校院所的知识分子转化科技成果创办企业,最大限度释放出人才红利”的发展新思路。
扎实的制造业根基和科创基因,是临安在大项目招引时的底气,但仅凭这些客观条件,还远远不够。
(二)
10月30日,总投资约10.5亿元的博尔玛(杭州)智创基地项目确认落地临安青山湖科技城,项目招引再摘硕果。
“我们前期考察了很多城市,最后选择落地临安,也是因为这里‘工业上楼’的理念和我们十分契合。”博尔玛(杭州)智创基地项目建设运营负责人刘阿巴罗说,博尔玛项目提出了“层层皆首层”建筑理念, 8层的工业厂房里,层高以7.8米为主,每平方米承重可达3吨,几乎适配所有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每层还设计了高标准坡道及装卸货平台,可使最长17米的集装箱货车盘旋至每一层,各层企业得以高效便捷地装卸产品。而临安青山湖科技城正是按照“工业上楼、产研一体”的理念,规划建设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硬科技”产业园、工创园、新智造产业园、微纳产业园和未来产业园五大园区,以此达到空间的极致利用。
硬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临安多山,“工业上楼”便是在寸土寸金的“螺丝壳里做道场”。这种天然环境在过去的传统招商中可算不上优点。多山意味着生态红线多,工业用地面积也算不上大,这也就意味着,要对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明确的规划。
自临安去年把“产业强区”放到首要战略位置以来,对标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市“五大产业生态圈”,临安根据现有的优势,规划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五大产业生态圈和12个产业赛道,给未来的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
有了产业方向,也要有用地空间,首先要做的就是盘活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截至今年9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679亩,暂列全市第一,足见临安“腾笼换鸟”的决心。
怎么做到的?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的党委委员、副局长骆伟阳表示,临安规划了以青山湖科技城为核心,自东向西在三大工业园区里布局“六大园”,用以承托这些产业发展赛道,以此为基准,临安的原有的产业园企业有些连片拆除,有些被要求整改,有些以回迁安置方式换了新家,在轮番的“攻坚战”下,“1+3”产业主平台工业用地面积从原来的2.76万亩增加至3.19万亩。
临安“六大园”容积率平均在2.6以上,通过建设摩天工厂、产研楼宇、工业综合体等等“上天入地”要空间,吸引来的自然也都是“志同道合”的“高精尖”制造业项目,实现了项目招引上的良性循环。
(三)
“投资者挑选项目落地的城市和区域的过程和找对象有点像,客观条件和未来规划是否契合很重要,但也要看人的态度。”刘阿巴罗笑着举例,主观上的“被重视”,也是临安得以“杀出重围”的关键因素。
好的项目谁都想抢,那就用态度表达诚意。
“今年6月首次和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进行了接洽后,就派人到我们在嘉兴的博尔玛创新园进行了考察,这份热情、真诚令人印象深刻。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经常忙到深夜,正因为有他们的勤劳、细致,到10月30日我们就顺利实现了签约摘地,这样项目在本月中旬就能破土开工。”刘阿巴罗表示。
青山湖科技城
有态度的同时,还要有技巧。临安区商务局副局长叶立江分享了几个招商秘籍,首先就是要多去龙头企业走访,看看这些企业及其母公司有没有意向投资,今年根据杭叉和杭氧集团,又新增了集团下的杭叉智能智能万套自动化设备智造和杭氧股份氢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两个项目。最后就是摸排企业所在的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上下游配套,了解需求,对症下药再去找配套企业,强链补链,例如近年来谱育科技招引落地产业链项目10余个。
“在‘318’‘512’项目引落攻坚战强目标的驱使下,临安各个部门、平台、镇街空前团结,是彼此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叶立江说,机遇很多时候转瞬即逝,投资者因为浙江以及杭州的好政策发现了临安,临安能够顺势抓住这“台上一分钟”,靠的是全区的“台下十年功”,11月,“后亚运”时代正式开启,“拼经济”依然是临安的主旋律,“希望我们能保持住这个好势头。”
叶立江也希望,秋季的临安被人提起的不再只是翠绿的青山湖水上森林和遍地红叶的天目山美景,是更多的人才流入,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山坳中正在崛起的工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