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西湖大学医学院要培养的医师科学家是做啥的?院长董晨解读来了

    潮新闻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张弛2023-11-07 08:15全网传播量61.1万
    00:00
    00:00

    6日,西湖大学宣布:西湖大学董事会日前研究决定设立医学院,经校长施一公提名,医学院首任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免疫学家董晨教授担任。

    西湖大学供图

    建校5年来,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办学定位,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优先建设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是西湖大学的第四个学院。

    对于仍在起跑阶段的西湖大学而言,创建医学院是必由之路。具有广阔应用场景的医学,可以有效促进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的人才引进、跨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而该校生命科学等领域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又为医学学科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国内高校办医学院,在这两年已成热潮。特别是一流高校,纷纷通过自主筹建或与医学院、医科大学合并、合作的方式发力医学。前不久,湖南大学与湘潭市人民医院签约共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标志着湖南大学距离筹建医学院又近一步。此前,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医学技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也宣布成立医学部。

    与各个高校创办的传统医学院有所不同的是,西湖大学在创建之初,就锁定了新型医学院的办学目标。“传统医学院主要是培养临床医生,这当然很重要。但国外还有一种已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MdPhd双博士学位’,也可以称为‘医师科学家’。简单来说,拿到这个双学位的毕业生,既能看病,也能做科研,还能把科研成果落实临床上、把临床问题用于科研。这样的人才往往是顶尖医学学科带头人,又是医学创新的强有力推动者。“董晨说,西湖大学的新型医学院将以培养这样的顶尖医师科学家为目标,致力于医学创新和临床转化,重点聚焦微生物学与疫苗、免疫学与炎症、生理学与代谢、肿瘤生物学与治疗、医学遗传与罕见病、药物研发、公共健康等研究领域。

    在董晨的规划里,西湖大学医学院要培养的是既具有优秀基础研究水平和卓越临床实践能力,又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医学科研训练,并且能够同时驾驭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两者迥异的思维模式,推进医疗创新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我们会在本科到医学院的两个求学阶段之间,增加3-4年的科研能力培养。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再多上一年基础医学的课程。”董晨说,相比于国内医学院的传统培养模式和美国等欧美国家在本科和医学院阶段都有一定科研训练,但缺少系统连贯性的培养模式,西湖大学希望能探索出综合各方优点又符合自身特点的西湖医学教育新体系。

    “创建新型医学院,既是西湖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的重要抓手。”正如施一公所说,年轻的西湖大学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充分借鉴中外医学院建设的得失,在创建新型医学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西湖大学医学院的创建工作已启动。除面向全球启动公开招聘外,西湖大学还与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该院官网信息显示,董晨已担任该院院长。

    据悉,作为西湖大学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定位为新型学术型医院,将创新实施理事会共同管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临床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和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