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杭州萧山区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很忙。
一方面,村里传统腌白菜产品开始制作,空地上10来个销售大户摆起大缸,撒盐浸泡踩菜,一派热闹景象。另外,孔华超“薅菜书记”系列短视频持续更新,他正对接村里腌白菜品牌建设。
11月5日下午,他的直播间里,两个小时就卖掉腌白菜2500斤,抵得上农户一个月的销量。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为直播所发朋友圈 受访者提供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腌白菜 受访者提供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 受访者提供
“太忙了,不过忙得有干劲,有奔头。”今年33岁的孔华超上任快3年,村集体净收入从10来万一年增加至150万一年。今年推出的“腌学社”村集体公司,把村里腌菜大户集中,统一标准统一收购,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孔华超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浦镇詹家埭人,从小看着爷爷做腌白菜,对这一传统有情怀有思考,“腌白菜已经有一百年历史,对于村民来说,不仅是一代代自发性传承传统技艺,更要通过腌白菜增收,从根本上保护腌白菜传统。”
潮新闻和这位90后社区书记聊了聊他心中的“腌白菜”图景。
腌白菜之乡的“价格战”
11月6日,临浦镇詹家埭社区一年一度传统意义上的腌白菜项目开始。
家家户户摆起大缸,收割田里的大白菜,翠生生绿油油,洗干净平铺在缸中,撒盐,踩实,包膜,石头压盖。
村里每年有30吨腌白菜销量,销往绍兴、杭州等地。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
詹家埭社区是杭州知名“腌白菜村”。腌白菜是村里重要产业之一,35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在做。每逢11月初,一场无声的腌白菜之战打响,你家卖多少价格,我家再便宜一些,打价格战。
“这种价格战不利于腌白菜良性发展。”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发现情况后,今年3月份开始打造“腌学社”村集体公司,让村里大户抱团发展,统一收购大白菜统一标准统一销路,村集体帮忙卖腌白菜。
村民们很开心,不仅摆脱了恶性竞争,而且“再也不用凌晨起床去临浦菜市场批发卖菜,省去起早的辛苦,赚得还更多了。”
孔华超说,如今腌白菜统一销往萧山南片食堂,销路很稳定。
“薅菜”书记
“三农专家”视频账号,是孔华超和一位小伙伴于今年5月份打造上线的。至今,账号有19.5万粉丝,109.6万获赞量。
“在村书记账号销量排行中,我们已经做到全国第二。”孔华超很自豪,像是一手培育长大的孩子得到社会肯定,账号168个作品中最火的是其中的“薅菜”书记系列。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的抖音号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的抖音橱窗
“薅菜”书记火得很偶然。
孔华超是本地人,家边老人邻居看着长大,每逢去农户家中谈心,邻居们都会特意送给这个曾经的小伢儿一些蔬菜,表达情意。
这一幕被无心记录了。上传到网络后,意外走红。“薅菜”书记系列最高点赞量9.9万,播放量700多万。10-20个“薅菜”书记系列短视频轮番上线,几乎每条都能点赞过万。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短视频画面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直播画面
“我觉得,可能是我们没有剧本,真诚的情感不做作,从而赢得了流量。”孔华超这样总结自己的视频经营秘诀。
孔华超从此有一个响亮的外号“薅菜”书记,他利用中午、晚上、周末等休息时间,拍视频,由小伙伴剪辑,利用网络流量助推农产品销售。
11月5日的腌白菜专场直播,卖出去了2500斤,连四川、广东的网友都被浙江“腌白菜”迷住了。
90后书记的梦想
直播热潮如火如荼,抱团发展初现成果。
村集体营业额一路上升,孔华超心里很开心。“我们以前是薄弱村,村里主要依靠腌白菜产业。对于村民来说,最实在的是增收,我们现在村民每个人每年年底都有分红,实实在在靠着产业增收。”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直播画面
临浦镇詹家埭社区90后社区书记孔华超直播画面
腌白菜的制作人员大多50-80岁,田间很难看到青壮年的身影。
“我也担心失传,年轻人不做腌白菜,技艺无法传承。”孔华超说,这种失传的紧迫感,促使他更努力带火村里的“腌白菜”,他觉得不能丢掉。
这位90后社区书记还有更大的梦想,今年先在直播行业站稳脚跟,以后要打造临浦镇詹家埭社区自己的腌白菜品牌,同时做好店面管理和村级留用地开发,恢复社区造血功能,让大家富起来,让腌白菜火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