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青会开幕式现场,图源新华社
当绚烂的烟花绽放在广西体育中心上空,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11月5日晚在南宁擂响了青春的战鼓,两万多名年轻的运动健儿踏上了青春的赛道。
赛事已经打响,但许多网友还在好奇:学青会究竟是个什么会?接下来,我们又能在赛场上看到怎样的比拼?
且听身在赛场的记者为你解说。
01
学青会,是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的“精装版”。
让我们来翻一翻历史——
最先诞生的是创办于1988年的全国城市运动会,以城市为参赛单位,用于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城市体育发展。它是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前身。
首届城市运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40座城市的两千多名运动员参与了12个比赛项目的角逐。
2013年11月,为更好地与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接轨,第八届城运会更名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并于2015年在福州举办了首届赛事。
汪顺、邹敬园、王楚钦等这些现在我们熟悉的体坛名将,都曾参加过城运会或青运会。而在本届学青会上,我们也能看到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跨栏冠军林雨薇,以及吴艳妮等选手出战。
再来说说全国学生运动会。它是由原来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合并而来。
你知道吗?其实学运会跟浙江也有着很深的渊源。2017年9月3日晚,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黄龙体育馆拉开帷幕,这是把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合并后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运动会。
学运会合并后存在时间并不长,2021年7月,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青岛闭幕后,又开始和全国青年运动会走上合并的轨道。
要注意的是,学青会并不是青运会和学运会的简单组装。
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这一次在广西举办的第一届学青会,既是深化体教融合的标志,也是展示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的平台。
02
在竞赛规程上,首届学青会赛事分为公开组和校园组。
其中,公开组更多承袭了过去城运会、青运会的功能作用,主要负责挖掘和培养人才;校园组更多则立足于校园体育运动的普及,重点是推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为青少年体育锻炼营造浓厚的氛围。
学青会的设项也挺讲究——
公开组参照巴黎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的设项变化,校园组的竞赛项目是我国大中小学校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可以说,学青会既是竞技体育的摇篮,也是校园体育的舞台。它在促进青少年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同时,也为备战奥运会、选拔人才、锻炼队伍积累着经验。
从已结束的部分赛事项目结果上看,是有突破的。在首届学青会组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截至运动会开幕前,学青会公开组已完成198个小项比赛,有1人打破2项世界青年纪录、3人超2项亚洲纪录、3人打破2项全国少年纪录。
杭州队射击小将黄李万林
来自杭州的15岁小将黄李万林,在本届学青会的射击项目上共摘得三块金牌。从个人项目到团体赛事,都发挥出色。但他只用两个字向有风君形容自己的经历——“幸运”。他说:“射击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唯有相信自己、做好自己,一发一发稳稳地打,保持谦卑心态,才能走得更远。”
在学青会的赛场上,有风君见到了很多像黄李万林一样的小将。他们对待比赛认真,成绩出色,态度谦逊,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03
学青会是广西承办的第一个竞技类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广西迄今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比赛项目最全、参会人数最多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提起广西,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山水、梯田的壮美风景,还是铜鼓、绣球的民族文化,或是螺蛳粉、老友粉等特色美食……
这段时间在学青会赛场,有风君不仅看到了青春活力,也感受到了八桂大地的壮美风光,以及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学青会的会徽叫“青春飞扬”,融入了广西壮族图腾元素之一的“牛角”;吉祥物则以广西北部湾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分别取名“壮壮”“美美”,搭配壮锦和民族服饰,突显广西壮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主媒体中心的建设改造也融入了广西民族文化中的铜鼓、绣球、壮锦等元素。
学青会运动员村,拍友 洪漩 摄
在学青会的运动员村,广西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尤为凸显——
餐厅外的下沉广场设置了清吧艺术角,每天晚上7时至10时,可以在这里看到小提琴、萨克斯、民谣等演奏,运动员们还可以上台即兴表演,或选择吹着晚风,喝一杯特色的手打柠檬茶。村里的非遗展示中心,横县茉莉花茶制作、壮族织锦、南宁制陶、宾阳武陵牛角制品等广西非遗手工技艺项目,琳琅满目。
学青会运动员村的休闲娱乐设施,拍友 洪漩 摄
学青会运动员村的休闲娱乐设施,拍友 洪漩 摄
最受欢迎的当属村里的志愿者服务中心,记者穿梭于中心的各个房间,每一个都坐满了体验的运动员、教练员。
学青会运动员村的文化体验,拍友 洪漩 摄
他们在志愿者和非遗老师指导下,动手剪纸、画邕剧脸谱和团扇、制作壮乡线角和绣球、点米成画、碾米做香囊等等,专心致志。
一位刚做完绣球的运动员,开心得拿起作品向记者展示:“比赛之余,在这里体验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文化特色,太有趣了。”
学青会运动员村的文化体验,拍友 洪漩 摄
眼下,学青会正在进行。让我们共同为这场盛会喝彩,为青春喝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