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年招引大学生超两万!新面孔托起海宁发展新未来

    潮新闻 编辑 褚晶君 共享联盟·海宁 孟靓 张煜2023-11-03 07:16全网传播量902
    00:00
    00:00

    海宁潮、盐官景区、中国海宁皮革城、徐志摩故居、硖石景区、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寻找网红打卡点成为时下潮流,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新地标不断涌现的海宁,正凭实力圈粉不少。

    崭新的城市形象吸引着大家探寻文气、烟火气、潮味的同时,海宁良好的人才生态也吸引着人才纷至沓来。去年,海宁发布“10万大学生引进”的招贤令,即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10万名大学生,每年不少于2万名。今年以来,海宁内强动力、外拓资源,持续做优人才“生态”,目前已成功招引大学生20207名,超额完成年度大学生招引任务。

    “我所在的艾立康公司位于鹃湖国际科技城内,这里汇集了五湖四海的人才,园区里经常开展各种主题的沙龙和趣味运动会,这对我们结交朋友、开展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住宿方面,我们通过申请人才公寓获得租房优惠,出行方面,申请了人才码就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可以节约不少开支,这些对大学生真的很有吸引力……”聊起来海宁就业以后的获得感,邓民杰对记者滔滔不绝说了一箩筐。邓民杰来自江西九江,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去年,“与杭同城·海纳英才”大学生引才专列开进小邓的学校,一番了解后,小邓成功入职海宁的艾立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合成研究员。

    工作一年多时间,他已申请获得针对引进人才的生活补贴、紧缺人才社保补贴。除了诚意满满的政策,来到海宁后,无论从企业文化、工作氛围,还是生活、出行等福利待遇,他都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善待、包容,让他有了很大归属感。

    与小邓一样,怀揣奋斗梦想的张志博士毕业后,通过海宁开展的引才活动与海宁“结缘”,目前就职于浙江天通电子信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名材料开发岗位高级研究员。如果说之前来到小县城闯事业还有迟疑,但如今工作生活半年多后,张志对这里的各方面都十分满意,海宁宜居宜业,政府对人才的工作生活安排妥帖,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晋升通道畅通,可以说,这里是他大展拳脚、发挥所长的梦想舞台。

    人才的带动效应很快显现,虽仅有半年,但张志已带领团队攻克两项技术难题,高校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产品开发的步伐也在加快。“工作岗位能发挥专长,待遇优厚,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住房、孩子就学这些问题,政府都能帮忙落实,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张志直言,来到海宁是不错的选择。

    “10万大学生引进”是海宁市对全国乃至全球英才发出的盛情邀约。自去年吹响引才号角以来,海宁内强动力、外拓资源,借力“与杭同城·海纳英才”大学生引才专列、“英才聚潮城”百名硕博海宁行活动等引才平台广纳贤才;并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立引才工作站,聘请大学生引才大使,吸引大学生来海宁就业创业。今年推出的“产业人才学院”人才引育新模式,为招引与本地产业适配人才打开渠道。与此同时,今年海宁还进一步加快奖励兑现速度,实现人才认定领码、奖补资金申领、人才公寓申租等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事项常态化在线办理。

    今年至10月底,海宁已招引大学生20207人,其中硕博828人。一张张新面孔的到来,正推动着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发展效率的不断提升。接下来,海宁还将继续进阶人才政策,做优引才平台,构建起更完善的人才发展“生态圈”。在高层次人才招引方面,海宁也将持续精准发力,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

    “高端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核心,各地都对其尤为青睐。以往我们是线上发布邀请函请硕博人才来海宁面试洽谈,今年我们转为走出去,携企业去往高校较为密集的城市开展专场招聘,让高端人才在‘家门口’与海宁企业面对面,用最大的诚意吸引最急需的人才。”海宁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沈燕明介绍,本月海宁揽才团还将去往北京,走进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高校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对接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好看更好吃!海宁“五福稻米”收割了
    一年连加5部!海宁首个成片加梯小区来了
    青年干部如何成长成才?海宁这场活动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