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瑞安,“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继续在各街道(乡镇)全面聚力推进。曹村呈现乡村研学新景、高楼旧民居变乡间美宿、仙降让闲置地发生蝶变、东山扮靓海岛风景线、马屿构建全域旅游新貌、云周描绘出河岸新画卷,各地不同的手法,相同的目标,绣出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新图景。
瑞安市曹村镇
“微改造、精提升”绣出乡村研学新图景
碗窑研学工坊所在地位于曹村镇碗窑村古窑一路,是一座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房,总占地约1600平方米,其有正屋两层3间,边间单层1间。
2023年,瑞安市曹村镇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切入口,将一座空置的民房改造成为碗窑研学工坊,为曹村镇研学教育产业又添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载体。
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对民房进行了原汁原味地保护及加固,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同时,通过一系列“绣花”打扮,引入了竹丝镶嵌、鲁班榫卯木工、瑞安剪纸、瓯窑陶艺等多项非遗体验项目。装修完成后,不仅有非遗体验项目工作室,还有碗窑标本及作品陈列室、微型阶梯窑(仿古代烧制陶瓷窑炉)、仿明代碗窑烧窑陶瓷工序流程场景展示等,带动碗窑村成为集非遗传承、产品研发、研学教育、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示范村。此举也为农村留守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乡村共富。
瑞安市东山街道
微改精提扮靓“北龙”海岛风景线
北龙岛是瑞安市东山街道的特色海岛,距市区约24海里,环岛公路如飘带般蜿蜒而上,民房民居错落有致,海湾山石相映成趣。岛上旅游资源丰富,碧海丽岛、红日白沙、幽洞奇石、金沙渔火等美景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过去,北龙村入口处的山体上有一处约1800平方米的开阔场地,但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村民们在此圈养鸡鸭,对村庄的美观整洁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对这块地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成为了一个挑战。
经过多次商讨会议后,最终敲定了整治方案:拆除现有的圈养场所,梳理场地内的绿化,并部分挑空建设环形观望台。这样既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也为游客们开辟了亲海空间。
今年,东山街道全力提速推进北龙“微改造 精提升”项目建设。以环境提升助宜居,全岛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拆除违章脏乱棚架,统一美化建筑风貌,推进海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生态景观美化拓展;以渔旅融合强共富,围绕“休闲渔村”目标,打造大鱼广场、集市平台、金色沙滩、北龙出阳台等景观节点,以点带面促进渔旅发展;以特色人文彰风情,深入挖掘海岛渔业文化,大坪遗址、明清炮台、苦海甘泉等特色人文,全力打造主题海岛花园。
以点滴变化成就壮美画卷,在“微改造 精提升”的东风下,东山正着力于将北龙打造为充满海岛文化魅力和风貌特色的海岛渔村及多元化高融合的海上牧场,从而提升北龙村的知名度和旅游收入。
瑞安市高楼镇
“微改造”办民宿盘活乡村闲置资产
“轰隆隆……”只见一辆辆挖掘机和运输车开进高楼镇凤翔村,在滩脚堰坝对面挖掘机甩开臂膀大干起来,原来这是高楼镇凤翔村毓秀居精品民宿正在改造提升。
毓秀居原是3间两层老房子及3间茅草屋,周围用地面积达1.8亩,因久未修缮,一直闲置在村里,荒草丛生,杂乱不堪。据民宿老板王步展介绍,经过“微改造、精提升”,民宿内打造小鱼塘、休闲棋牌室、KTV、茶室、独栋厨房餐厅、室外秋千、室外亭台等。今年5月试运营,凭借仿古文化、简洁风雅、贴近自然的风格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露营大会、寨寮溪·东海音乐节、浙江(瑞安)儿童友好音乐周期间民宿房间抢订一空。
“高楼是我老家,对于助力老家乡村振兴这一块,我一直有想法。听说滩脚堰坝旁边要建设大草坪,我就想尝试一下,在自己的家乡,能不能运营好一个民宿,帮助家乡旅游业发展。”王步展在河北创业20多年,主营超市等业务。在外打拼越久,他的归乡情节越浓。2022年春节期间回到家乡高楼后,发现老屋的格局,体量都符合做民宿的要求,基于此精心设计了一座“微度假”型民宿。
高楼镇负责人表示,今年“青空草坪”的系列活动,充分挖掘了本地旅游潜力,但镇农文旅发展前景远不止如此。下一步,将因地制宜谋划更多特色旅游项目,通过推动乡村民宿多元业态经营,培育乡村民宿精品,加快建设乡村民宿集聚化,以特色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借此,构筑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瑞安市马屿镇
微改打造“圣井胜迹”大南全域旅游新面貌
圣井山风景区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境内,景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国家AAA级景区、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景区以石殿、花海、道教文化为特色,是浙南道教名山。其圣井石殿是浙南地区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群,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到四月,漫山遍野红杜鹃竞相开放,蔚为壮观,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为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圣井山风景名胜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圣井胜迹”大南全域旅游配套设施工程,投资约1000万元,充分利用融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自身特色,提升沿线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建成一个集道家文化、避暑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型中心景区。
改造前,现状景观布局呈“凌乱、缺乏美观性、整体性和功能性”的状态,而且场地利用率不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同时,现状建筑整体风格、基础设施水平与景区风格不够匹配,造型落后、缺乏特色,需要进行梳理优化。
改造后,景观总体设计借鉴当地特色文化,以道家文化为背景,体现以人为本,特色景观的旅游胜地显现。建筑风格融入圣井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风光,以圣井山文化意境为基础,打造成一个既能满足观光游览需求,又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旅游目的地。
瑞安市仙降街道
“微改精提”让桥下空地“蝶变”为运动场
近日的茶余饭后,瑞安市仙降街道江溪村村民都爱去桥下多功能运动场运动。这个曾经是“脏乱差”的闲置地,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后,现已摇身变成村民运动的好去处,丰富了村民的文体生活。
据了解,江溪村桥下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原为闲置地块,原本建筑垃圾、土堆等各类杂物堆积,路面泥泞破损,水渠处杂草较多,无人管理,“脏乱差”问题突出。
在瑞安市仙降街道“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的带动下,该项目以服务“全龄段”为脉络,结合时尚的体育设计元素,打造成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集多功能为一体的运动场,面积共计3000多平方米。营造全民热爱运动的村居环境,既能满足人民群众运动健身需要,又能成为群众休闲游憩的场所,深受群众喜爱和点赞。“这个运动场环境太好了,大人和小孩都爱来这里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可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的运动需求,非常实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增进我们的邻里关系。”江溪村村民李先生笑着说。
下一步,瑞安市仙降街道将持续提升村居功能品质,营造靓丽村居环境,以优化桥下空间利用布局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整治、改造村居闲置空间,释放村居发展活力,让乡村的“隐秘角落”成为“乐享空间”。
瑞安市云周街道
“微改精提”描绘出“新河岸”和“新画卷”
为全面提升辖区旅游水平质量,构建绿色美丽和谐的现代化乡村,云周街道积极推进实施瑞安市“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计划。流水潺潺,杨柳依依,中洲村河两岸用绿色擦亮村民幸福底色,用生态提升群众生活状态。村干部们因地制宜,对河岸进行美化,修建纳凉亭,将平平无奇的河流蜕变成王维诗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几年前,中洲村河岸边没有建设完备的步道,河两侧道路缺乏景观设计、整体风貌单一,部分道路泥泞不堪,这不仅影响中洲村整体风貌,还常有村民失足落水发生。
为整合中洲村环境,满足村民茶余饭后的步行健身需求,云周街道中洲村以旅游业依托特色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休闲观光为发展定位,打破乡村规划设计的惯性思维,在沿河岸移植树木,修理草坪,修建健身步道232米,给村民打造一片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今年10月,改造工程竣工。夜幕降临,村民陆陆续续来到河岸旁,有的坐在纳凉亭里分享轶事,有的在步道上散步健走。不少村民表示,河岸的改造让小朋友们多了一个玩闹的场所,也成为了中洲的地标。
下一步,云周街道将因地制宜,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让美丽化作生产力,好风景促进新经济,构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图片由上述各镇、街道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