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平阳:以非遗文化为纽带,创新“民族团结+非遗”新模式

潮新闻 通讯员 侯爱丽 林巧燕2023-11-02 09:12全网传播量1444
00:00
00:00

伴随着悦耳的畲族音乐,两位“畬乡姑娘”翩翩起舞,温州平阳县凤卧镇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于近日拉开序幕。

在凤卧镇中学“太平钿”非遗剪纸工作室,非遗导师陈秋霞组织学生开展“巧手剪出‘民族情’”剪纸比赛。参赛选手们聚精会神埋头裁剪自己的作品。一刀一划,一勾一剪,“民族团结”、“之江同心”这几个大红字清晰呈现。随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传承人廖文赞老师牵引着木偶,通过牵、拉、提等系列娴熟动作,演绎了一场惟妙惟肖的木偶戏。

今年以来,凤卧镇把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对凤卧太平钿剪纸、木偶等非遗文化精髓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推动非遗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新“非遗+基地”,夯实民族团结根基。深入挖掘畲族民俗文化资源,凤卧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积极研发畲族“竹竿舞”“打糍粑”“乌米饭”等畲族民俗风情课程,不断优化非遗展示和传承窗口,目前,基地研学活动接待团队达300余批次、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次。

创新“非遗+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围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结合非遗传承发展、旅游体验的发展,凤卧镇积极打造“红色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线路。同时,还持续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鼓励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繁荣发展。

创新“非遗+活动”,彰显民族团结魅力。扎实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各项工作,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为创新性发展。凤卧镇以进校园、进礼堂等“六进”活动为契机,通过搭建各民族文艺节目展示和交流平台,促使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传承与“活化”过程中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开展万人评议以来,凤卧镇红旅文体中心已举办了40余次的非遗项目的表演、宣传和展示,有力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凤卧镇将持续以非遗文化为纽带,通过创新“民族团结+非遗”新模式,丰富活动形式、传承非遗文化、厚植民族团结情怀,促进非遗文化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黄葆青

相关新闻
文化浇灌石榴之花!嘉兴经开区这里有个共融幸福圈
跨越4000多公里,这一回台阿两地拥抱非遗
黄浦区“非遗传习大汇堂”暨非遗传承人创新作品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