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经是卧牛真人步入网络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二十个年头。从出道时的笔名“张大牛”到如今的“卧牛真人”,这名浙江杭州的80后从二十岁写到了四十岁,相继创作了《魔记之笑笑笑》、《修真四万年》、《灵气逼人》、《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等多部作品,被读者们戏称“从大牛写到了老牛”
“我从03年开始创作网络小说,本身我从小就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就这样跌跌撞撞、误打误撞走上了这条路。”回忆起与网络文学的初遇,他用“纯粹”二字做了总结:“当时没有考虑物质上的回报,只是想着有一个故事要分享给大家听,只要读者能给我一定的反馈,就足以支撑我度过早期方方面面的困难。”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学领域,这份纯粹的赤子之心坚持了二十年,同期的许多作者或功成身退,或销声匿迹,卧牛真人也想过离开,想过转行:“但兜兜转转,发现自己还是忘不了,还是更喜欢创造某个世界,最终回到了创作这条路上。像我这样摸爬滚打,头破血流还坚持下来的人确实不太多,属于非常态。”
除了在创作上笔耕不辍,他的另一份坚持体现在对科幻内核的情有独钟。虽然在形式上天马行空,对科幻、玄幻、奇幻等题材均有涉猎,但“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文明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考”二十年如一日地贯穿在他的作品中,在作品庞大复杂的世界观下透露出深邃的现实底色。
二十年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或许从笔名的变化中也可以对他的心境变化窥见一二。曾经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张大牛”已然蜕变为历经千帆的“卧牛真人”,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变迁中探寻自己的创作之路。
以下是潮新闻对卧牛真人的专访:
潮新闻:您是参与网络文学比较早的前辈了,可以分享一下您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吗?
卧牛真人:我从03年开始创作网络小说,最开始写网络小说的时候是20岁,到现在也20年了。当时在大学阶段接触了网络小说,那时候也差不多是中国网络时代的开端,那个时候的网络是最新潮、最流行的,大家相信在网络上有最新的科技,当然也有最酷炫的小说。我本身从小就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就这样跌跌撞撞、误打误撞走上了这条路。
那个时候大家的创作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纯粹的,没有考虑物质上的回报,事实上那个时候也没有太多物质回报的渠道。那个时候大家的想法就很简单:我有一个故事,我想分享给大家听,想分享给全中国的读者朋友听,甚至全世界所有能看懂中文的读者去听,只要你能给我一定的反馈,书评区也好,或者说直接跟我联系也好。那个时候我们追求的是有人看我,有人听我的故事,有人欣赏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足以支撑我们度过早期方方面面的困难。
潮新闻:您的写作频率和习惯是怎么样的?您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吗?
卧牛真人:如果平均到二十年并不算一个特别高产的作家,像我们行业内高产的唐家三少更是二十年如一日,我可能做不到这样。我的创作生涯也是起起落落,落的时候甚至可能好几年都没有写出过让自己特别满意的东西,也想过脱离网络小说这个圈子,但兜兜转转还是回来了。有的时候灵感机缘巧合了,和某个当前的热点题材相结合了,几年时间里自己有可能突然有一个井喷期。
潮新闻:您刚才提到在创作生涯中有过“想要脱离”的阶段,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卧牛真人:过去二十年里,我全职写作就有十几年的时间。我也从二十岁步入了四十岁,在这么漫长的过程中,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方方面面包括家庭、包括社会关系。很多时候网文小说这条路并不是很容易坚持下来的一条路,我有好几次也确实想过是不是换一个行业,或者哪怕还在这个行业里,是不是换一个身份,从作者到编辑或者再到行业上下游产业的成员。但最终我发现自己还是忘不了,或者还是更喜欢更擅长创造某个世界,向别人倾诉我心里的想法,所以最终还是回到了创作这条路上。
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像我这样从业时间比较长的作者一般就是两类人。一类就像猫腻这样,可能很早就功成名就了,一两部作品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期他的创作节奏会放慢一点。另一部分人可能各方面都不够到位,很早就面临残酷的现实,认清现实就离开行业了。像我这样一直坚持下来,摸爬滚打,头破血流,最终还坚持下来的人确实不太多,属于非常态。
潮新闻:这么多年下来从开始写到现在,您为何坚持科幻题材?作品风格品类有过变化吗?
卧牛真人:最初的时候,科幻在网络小说里并不是一个很热门、很被大家熟知的题材,事实上包括门槛的原因,包括创作难度的原因,科幻这个题材在更大范围的泛娱乐小说或者通俗小说里面,它也不是一个非常主流的题材。
但同时我觉得科幻题材它也有独特的乐趣,或者说在我的个人感觉,科幻有高于其他题材的核心的精神。我这20年基本上是围绕着科幻的核心在创作,虽然未必每一部作品都是科幻的形式,但是它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就是人类的对未知的想象,对未来的探索,坚信我们的文明会越来越好的精神。
表象上作品的品类肯定是有变化的,从玄幻到科幻到西方奇幻,都有过尝试。但是核心的东西,我还是比较喜欢科幻的内核,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文明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作品基本上还是围绕着这三点在创作的。
潮新闻:在您最新一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科幻的精神内核的?
卧牛真人:最新的作品名字叫《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它讲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主角,而是把一座地球上的城市当成了主角,这座城市因为某种原因来到一个奇妙的,当然也充满危机和挑战的异世界,这座城市里的市民们齐心协力去战天斗地,去重新开创整个世界,让新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潮新闻:在您完成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个主角?
卧牛真人:《修真四万年》主角李耀,因为他得知了世界的真相之后,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还能保持自我,这是我比较欣赏,也是现实当中很难做到的一种特质。
潮新闻:您对于加入新雨计划后的新身份有什么期望与体会?
卧牛真人:我在行业内部也碰到过重重坎坷,知道个中艰辛,我觉得新雨计划挺好,甚至觉得规模还可以再继续扩大,让更多的从业者,特别是行业内部新涌现出来的,写作上的同道中人能够得到更大的支持。
据我所知,新雨计划汇集了网络文学的大咖大神,还有新涌现出来的非常有创意,非常有激情,也非常有天赋的新人。那么有经验、有激情、有精神,这三点都能在新雨计划得到结合,让参加计划的学员新人得到很好的培训与支持。相信经过这个计划之后,大家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潮新闻:您对浙江的网络文学有哪些期待?
卧牛真人:网络文学是一个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包括很多新技术、新平台,新应用,新想法都逐渐与网络文学相结合。这么多年来,网络文学从最开始用电脑看,慢慢变成用手机看,到进入下沉市场之后,现在有免费阅读,这些变革都是给网络文学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升级的契机。
目前来看最新的浪潮应该是AI人工智能如何和网络文学相结合,浙江作为网络的重镇,网络科技的重镇,也是网络文学的重镇,在二者如何结合的探索上是要走在前列的。
我也很欣喜地看到浙江省省作协和省网络作协具有的高度敏感性。经过统一的学习安排,我们网络作家也意识到网络文学未来的道路要越走越宽的同时,我们肩上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潮新闻:在您创作的科幻或者玄幻题材中,会呈现家乡浙江的现实元素吗?
卧牛真人:玄幻题材和现实元素不是不能结合,而是看怎么结合。在某种程度我觉得浙江省和网络文学、网络小说是非常契合的。因为我们浙江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敢为天下先,敢当弄潮儿。本身浙江在客观的地理条件并不是特别出色和优秀,都说七山二水一分田。在上个世纪,我们浙江人就是在并不出众条件的基础上,勇于拼搏,勇于尝试,一点一点从小做大。
我前段时间参观了老板集团的总部,看到他们的博物馆,我很有感触。老板集团最开始只是一个乡镇企业,最早是三把榔头,三把老虎钳,就六样工具发家致富,到现在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厨卫综合性大型企业。
浙江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我们网络文学里玄幻的升级精神是不谋而合的。虽然说我本人创作的时候,可能不太会涉及到现实具体的人名地名,但是我经常会把浙江企业家的精神融到作品里面,这种不断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网络文学中不断升级,不断挑战更强大的敌人的目标,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潮新闻:现在有一阵中国网文出海热,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卧牛真人:首先网文出海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本身经济在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工业,我们的方方面面实力在越来越强大,部分行业已经处在世界的尖端前列,部分行业则处在蓄势待发去挑战的位置上。不可避免的,全世界的人对于中国的文化,对于中国的面貌,对于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会有好奇心。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世界目前的主流文化,可能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都是由西方的从古希腊开始在塑造在培养,给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一定挑战,但是我相信挑战是不怕的。现在像我们创作者也好,还是上下游产业链动漫影视剧的从业者,也有意识地放眼全球,以全球的受众为服务对象进行创作。相信未来随着中国国力提升,随着经济继续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肯定会蒸蒸日上,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超越,我相信这些必然会到来。
比方说像《诡秘之主》,虽然是咱们中国作者创作的,但里面有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学习与再创造,包括其中的考据也非常考究,像这部作品不但在国内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据我所知,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改编的衍生品,都受到全球各地读者的认可。
潮新闻:对于您写作的科幻玄幻题材,如何看待小说的IP开发?
卧牛真人:像古装题材,包括仙侠玄幻题材的改编,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团队,庞大的素材库,包括受众的接受度也更高。相比之下,我们科幻题材改编的难度会大很多,但是技术的进步永远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现在人工智能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它替代很大一部分人工成本,通过电脑的最新手段去实现我们幻想中的科幻、宏大、前所未见的、闻所未闻的场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目前还没有得到成熟改编的科幻品类,在未来陆陆续续能够冒出头。
潮新闻:中国网络文学走过这么多年,它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变化吗?
卧牛真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区隔正在模糊化,甚至已经不存在了。二十年前我刚刚踏入网文圈子的时候,我们写的都是玄幻或者都是很简单的打斗,基于传统的武侠小说或通俗小说衍生而来演变而来,甚至会有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但是最近十年的发展,包括组织上也在重视,网络文学发展非常快,到现在涌现出各种现实题材:我们有工业文,描述中国的重工业企业是如何从零开始,从无到有走向世界;我们有警察文,真正真实地描写基层警官的工作日常,维护社会秩序,探案匡扶正义;我们有医生文,讲述白衣天使、医学工作者他们是如何努力的;甚至我们有学霸文,讲述科研人员的经历。
现在的网络文学,它与现实的共鸣越来越强,从现实中汲取题材和精神力量,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可能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隔会消弭。无论什么题材,无论什么形态,它只是通过键盘、通过网络手段去创作去传播的文学,它前面不用加任何的前缀,就是文学本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