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10月26日至28日访问美国。这是2016年2月以来,中国外交部长首次正式访美,也是今年6月以来多名美国高级官员和政界人士先后访华后,中国高层官员首次专程访美。
访美期间,王毅会见美国总统拜登,与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两轮会谈,和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战略沟通,并同美国战略界、工商界等各界人士座谈,议程紧凑、内容丰富。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华盛顿同美国战略界人士举行座谈。 图源:新华社
王毅表示,此次访问目的是同美方沟通,切实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美方在会谈中也展现出积极姿态,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实现稳定和改善对双方、对世界有利。
中美关系阶段性筑底,有望升温?
王毅访美之前,布林肯、耶伦、克里、基辛格和雷蒙多已相继访华,10月间,中美高层接触往来与善意互释呈密集与加速趋势。
10月7日,73岁的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代表团抵达上海进行访问。舒默原本在《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涉华高科技“小院高墙”议案上,都留下了其浓墨身影。但此次与中国高层的会面中,他感谢中方的热情欢迎,并对中方给予他最高规格接待表示惊讶和敬意。他还称赞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舒默随后还取消了原定前往日本与韩国的行程,可见其东亚行的主要目标意图已然达成。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会见了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就两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十六次份额总检查等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
10月23日,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开启了7天6城的访华行程,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副主席韩正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都会见了纽森。习近平在会见中指出,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美省州之间的合作有望更好向前推进。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 图源:新华社
中美前期以成立金融与经济工作组并进行常态化磋商为标志,双边关系阶段性、战术性缓和迹象明显。10月以来,自舒默访华起,以王毅访美为顶峰,叠加麦卡锡遭罢黜、总统大选日益临近、巴以冲突再燃战火等一系列既定与突发、偶然与必然事件,中美自战略竞争博弈加剧及气球事件以来急剧下跌的双边关系或已完成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筑造,将迎来一波阶段性主升浪。
10月9日,美国政府已决定无限期延长对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公司在华工厂进口美国芯片设备的豁免期限,在口径和氛围之外,于实际政策端昭示姿态。有理由预期,将于11月中旬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PEC峰会上,中美元首会见及更为丰硕的双边关系成果或将纷至沓来。
美国自特朗普执政起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双方的贸易摩擦。民主党上台后,华盛顿对华围堵与遏制的着子向供应链脱钩转移、科技断链封锁、金融激荡博弈、外交角力竞逐、地缘政治离岸平衡等全方位的维度进一步延展。一番组合拳下来,中国未见颓势,反而以推动中东和解、举办中国-中亚峰会、金砖扩容等为标志进一步扩充了在全球地缘角逐中的势能。经贸领域的“脱钩断链”进展甚微;科技领域连最顾盼自雄的芯片领域都迎来了华为即将实现非美7nm全流程生产,相关美企对广阔的中国市场也是欲罢不能。
全方位、立体式的围剿举措竹篮打水徒为笑柄,显露疲态的美国开始适度战略收缩,对华遏制策略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由无差别敌对转向总体遏制与有限合作的叠加。
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促使美国软化态度
猝然临之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巴以冲突、迁延日久以致欧洲盟国耐心逐渐消减的俄乌战争、愈加紧迫的大选情势、政党斗争极化撕裂加剧等复杂多发的国内国际事件让美国的战术性、阶段化缓和策略或将周期延长、趋势加固、回温明显而持久。在竞争博弈中处于守势、一直重视和谨慎着避免被隔绝于“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之外的中国自然相向而行,双边关系发展动能急遽加速。
巴以难以调和与消解的结构性、全面性矛盾,哈马斯卡在沙以和解关键节点前的出奇军事袭击,域外大国与地区中等强国或明或暗的牵涉与可能关联等让巴以冲突形势持续高温。犹太团体在美国社会的独特而重要影响力与话语权、以色列在美国中东政策中的战略支点地位让华府不可避免地深度卷入其中。
10月31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人们在失去亲友后痛哭。 图源:新华社
冲突的持续与扩大化趋向,既极大消耗与分散了华府可能用以围堵遏制中国的战略资源,又拓展了中美合作的基础与空间。有效阻止巴以冲突升级到不可收拾之局,是中美双方的共同关切与合作范畴。鉴于中方在中东不断抬升的形象地位,华盛顿此刻不会选择对立立场。
欧亚大陆的另一边,俄乌战场上,基辅的反攻迟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欧洲盟国却因对乌克兰的支持陷入产业凋敝、能源通胀、资本外流、社会危机等多重困境,耐心本已被消磨得渐至强弩之末。巴以冲突再起,葫芦尚未按下又起了瓢,跨大西洋盟国的离心力进一步加大,恐有量变引发质变之虞。
拜登政府已同意以色列政府的要求,准备在数周内从对乌军援中,抽调出数万发155毫米炮弹,解决以色列的“当务之急”。左支右绌应对着两场冲突的华府此刻即已拆东墙补西墙,迁移日久之下恐更难以为继,俄罗斯腾出手之后与其地缘竞逐的反作用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波兰与斯洛伐克已先后宣布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援。“试图在支持以色列和声援加沙平民之间取得平衡”的两难抉择考量让欧盟内部也陷入争吵与分裂,俄乌战争爆发之初跨大西洋联盟铁板一块的对外形象宣示早已成为昨日黄花。
多线斗争的资源消耗与分散,大国聚焦于彼此战略博弈而面临地区中等强国更多不断滋生的野心勃勃及挑战之举,盟国已由暗流转至台前明面的离心力,都在动摇与分散华盛顿打压和遏制中国的能力与决心。
日益临近的大选压力与已趋白热化的国内政争也极大地牵扯拜登政府的注意力,让其承压更重。被疯狂指控、造谣抹黑的特朗普支持率居高不下,摔跤、忘词、影子握手等让选民不断联想到拜登高龄的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其子亨特·拜登以涉及枪支重罪被美国联邦检察官正式起诉等情状已然让拜登焦头烂额。民主党内的逼宫与门户自立倾向愈演愈烈,让其烦扰与苦恼雪上加霜。
副总统哈里斯已开始放风,声称作为副总统时刻准备着,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履行总统职责;来自民主党第一家族肯尼迪家族的小罗伯特宣布将参加总统竞选,可能更多的民主党人将亲身下场,颇具人望、先后访华的舒默与加文·纽森也未免没有积累政治资本与拜登争衡的念头与野望。政治极化与政党斗争也有增无减,上任不足10个月的原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屁股还没坐热就遭遇罢免动议而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第三短命的众议长。日趋白热化的政争之下,联邦政府的关门危机依然悬而未解。让拜登未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内忧外患桩桩件件、不断积压。
总体看来,连番重手施为而毫无效果的疲惫感、猝然急发而多线地缘博弈下的资源分散与压力加剧、对华合作需求度的上升、国内政争的日趋白热化让拜登政府对华的围堵与打压从意愿到手段都暂时无法存续。年初气球事件以来急转直下、高度动荡紧张的中美关系至此完成筑底,将迎来较长时间周期的阶段性缓和,以待更丰硕的成果。
(作者简介:杨洋,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