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行进中的科学 | 凶猛还是软萌?在湖州和9000只扬子鳄“面对面”

    潮新闻 记者 林辰辰 通讯员 李欣2023-11-01 02:54全网传播量1400
    00:00
    00:00

    这几日,秋日暖阳在线营业,在位于浙江湖州长兴县的扬子鳄保护区,成群结对的扬子鳄日日窝在岸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好像还没有进入冬眠倒计时的意思。

    长兴扬子鳄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截至今年,保护区内扬子鳄种群数量已达到9000余条,集物种保护、环境监测、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这里先后荣获教育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重点实验室扬子鳄繁育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史上最软萌的鳄鱼顶流

    提起鳄鱼,关键词常常和顶级掠食者”“冷血猛兽”“惊悚联系在一起。但关于扬子鳄,近年来却时常因为不凶猛软萌,爱吃旺旺雪饼、围观老奶奶洗衣服反被敲头,打不过大鹅等光荣事迹,而晋升称为网上各视频平台的顶流兽。

    扬子鳄又名鼍(tuo),是我国特有的鳄鱼品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一种古老的爬行物种,扬子鳄和恐龙来自同样的年代,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两亿年,因为开心起来的叫声像是哼哼的猪叫声,在我国古代,扬子鳄还被叫做猪婆龙。扬子鳄的体型较小,是世界上23种鳄类中体积较小的一种。成年雄性扬子鳄最长的体长约在1.8米左右,雌性扬子鳄一般在1.6米左右。此外,扬子鳄的最佳繁殖年龄在10-30,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繁殖能力逐年下降。

    在长兴扬子鳄保护区,目前现存最老的扬子鳄年龄在80岁左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扬子鳄具有冬眠的习性,到11月份开始随着温度的下降,扬子鳄们会陆续进入洞内冬眠。到第二年3月底4月初 ,温度达到25℃以后再苏醒出洞。每年的5月底6月初则是扬子鳄交配时间,这段时间它们活动频繁且到了傍晚的时候,雄性鳄鱼会发出叫声来吸引异性。成年扬子鳄的食物主要以鱼类、虾类和贝类为主,而部分幼鳄的食物则是以牛肉和银丝鱼为主,每年保护区关于扬子鳄的食物投入能达到300万元左右。

    守护记录地球演变的天书

    为何要为扬子鳄建造保护区?在上世纪,因为工业发展栖息地缩小,加上大量捕捞,扬子鳄的数量曾经一度缩减到全球150只,比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更少。1979年,以吴国良为代表的当地村民,首次自发创建了由野外捕回的11条成年扬子鳄组成的人工圈养种群的“养殖场”,当时面积仅0.1公顷。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如今保护区总面积达132.98 公顷,并实现扬子鳄三代自然繁育和野外放归。

    作为从恐龙时代幸存的“活化石”,扬子鳄是记录地球演变和生物进化的一本“天书”,能帮助人类揭示自然的奥秘。守护扬子鳄也必然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护区里,人工繁育是保护物种的基本手段,同时在专家的帮助下,也会通过野外放归让扬子鳄在野外复壮种群,在自然生态里发挥作用。截至目前,保护区放归的扬子鳄已达到1530条。

    为了让更多人群了解扬子鳄,保护扬子鳄,近年来,长兴扬子鳄保护区通过科普教育、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科普文化宣传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科普效应。“我们自2004年对外开放以来,年接待访客已达6万人次,”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5月20日前后,保护区都要举办一次以扬子鳄栖息地保护为主题的“扬子鳄科普文化节”,打造属于扬子鳄的独特节日,吸引了游客前来参观此外,保护区已举办亲子夏立营、扬子鳄征文大赛等科普教育活动75次,接待中小学学生及省内大专院校与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有关的学生累计约17.8万人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浙江省科协、钱江晚报联合推出“行进中的科学”大型科普人文专栏,1000余科普教育基地浙里等你
    相关新闻
    一起来“浙”里寻宝 浙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展来啦
    “东方宝石”“植物界大熊猫”……走近浙江珍稀濒危动植物
    新成员!浙江新增两处国家重要湿地
    浙江新记录!珍稀鸟类雪雁首现龙游瀫观鸟胜地
    银喉长尾山雀、乌鸫、震旦鸦雀……来苏州张家港看39种“自然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