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柿子红,时至秋日终。
正是吃柿子的季节,都说柿子要挑“软的捏”,为的是挑选出成熟度高,口味香甜软糯的柿子。
最近一款“吃硬不吃软”的脆柿子,你听说过吗?
果肉脆爽像苹果,多汁像蜜梨,清甜像哈密瓜,这就是柿子界的“天花板”——太秋甜柿。
供不应求的“爱马柿”
在嘉兴秀洲的益丰生态农场,90后农创客马建军在果园内忙着将刚采摘下来的柿子按重量大小进行分拣、装盒。
特级果8个装,单果6两起,礼盒装188元,江浙沪包邮。按照价格计算,单个太秋甜柿超过20元。
马建军益丰生态农场的太秋甜柿。受访者供图。
价格不菲的太秋甜柿,可以说是柿子界的“爱马柿”,销量一路火爆。
橙黄色的太秋甜柿。受访者供图。
“市场供不应求,而且回头客很多。”马建军告诉潮新闻记者,一方面太秋甜柿清甜不涩口,而且单宁含量极低,摘下可直接食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另一方面,太秋甜柿种植后,两三年才能结果,目前处于市场推行种植的初期,产量并不高。
马建军2019年开始实验种植5亩太秋甜柿,到如今已陆续种植有35亩,他还打算增加种植100-200亩。
“采摘期有3个月,一直能挂果到12月初。” 马建军告诉记者,今年有15亩结果,产值已达35万元。
和马建军一样,童樟民也感觉太秋甜柿的市场火热。
开化县桐村镇门村村的太秋甜柿基地,受访者供图。
在开化县桐村镇门村村的太秋甜柿基地,种有太秋甜柿8000余株。
“今年第一次结果,没想到中秋节就卖完了。”童樟民是村里的村干部,他告诉潮新闻记者,由于在种植初期,今年产量仅达1万斤,预计明年会迎来大丰收,产量会翻番。
“价格达到25元/斤,效益非常高。” 童樟民判断,明年基地的产值将达到六七十万元。
味道最好的甜柿子
太秋甜柿让果农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也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摇钱树”。
而在这背后,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太秋甜柿是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首席专家龚榜初研究团队经过二十年引种驯化的良种。龚榜初也被果农们亲切地称为“甜柿爸爸”。
“甜柿爸爸”龚榜初。受访者供图。
说起柿子,有着38年育种和栽培技术经验的龚榜初就来了劲头。龚榜初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柿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涩柿,一类是甜柿,前者要去涩后才能食用,后者则可直接食用。国内的柿子99%属于涩柿。
与国内目前种植的普通甜柿比,太秋甜柿糖度达到14%—21%,果实重达300克—400克,松脆、汁多、味浓甜。“是目前味道最好的甜柿品种。”
“太秋甜柿在全国栽培面积小,市场潜力大。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在浙江栽培示范,全省种植约有1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龚榜初介绍,在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富阳、开化、江山、桐乡等地。
不过,有着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龚榜初也提醒果农们,种植该品种需要精细栽培管理。
“第一,良种壮苗很关键,是成功与否的基础。太秋品种与‘君迁子’等许多砧木嫁接不亲和,应选用亲和性好、‘亚林6号’作砧木的壮苗造林;第二,要选择光照好,土层深厚、中性偏酸的土壤建园;第三,肥水管理很重要。每年深翻扩穴改土,行间生草种绿肥或套种农作物,及时防治病虫害等等。” 龚榜初介绍。
因其味道独特、果形好、丰产稳定等特点,太秋甜柿入选“2018年度中国最受关注的水果品种10强”,并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优质山地果树。
目前,甜柿已在江西、广西罗城、贵州、四川秦巴山、重庆云阳、湖南武陵山、安徽、湖北郧西、山西运城等地大力推广。
在“甜柿爸爸”龚榜初看来,积极推动甜柿产业的发展,这将成为帮助山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一个关键途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