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暨广西青少年触式橄榄球公开赛上,清华附中嘉兴学校(小学部)的20名橄榄球运动小将勇夺四冠,在2023年全国触式橄榄球总决赛中又获得U9男子组和U9混合组双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中国乒协国青和国少集训队(第四期)浙江省选拔赛上,来自南湖区的唐滢荣获女子单打2014年组第一名、章芷涵获得第三名;在2023年嘉兴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羽毛球比赛中,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获得甲组男子、女子团体冠军等佳绩……
连日来,嘉兴市南湖区青少年儿童在各级体育赛事中捷报频传,屡屡“出圈”,而这背后离不开体教融合工作的扎实推进。南湖区通过不断探索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将竞技体育与教育体系优势资源互补,打造出了区域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体教融合重在育心,重在育人,是最好的德育。南湖区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冬季学生长跑活动”“体育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此外还因地制宜、争创特色,把广播操、集体舞、民间传统体育、地方特色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内容融会贯通,开展一系列学生喜爱、家长热捧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绿茵场上奔跑追逐、篮球赛上挥汗如雨、课间操场上生龙活虎、体育赛场上争金夺银……南湖区的青少年在兴趣的“火把”中燃烧激情,在自己的喜爱中跑起来、游起来、动起来,每个校园内都是一片朝气蓬勃、英姿飒爽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南湖区还在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设立区少体校,与学校合署办公,并在相关学校建立一批少体校分校作为其训练点,打造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特色竞技体育品牌项目,培养各项目人才梯队。同时,将相同项目布点在相同学区,有助于体育人才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15所训练点(学校),35所中小学(幼儿园)为南湖区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体育工作,是为擦亮体育的育人价值,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之基,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筑牢体教融合阵地、搭好赛事训练舞台、健全人才培育机制等措施,统筹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确保学生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南湖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华附中嘉兴学校冰球馆是浙江省唯一国际标准化的冰球馆,占地达3000多平方米,设有500余个观众座席,是进行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比赛和训练的理想场所;凤桥镇中学新建风雨操场,包括篮球场、600人看台、更衣室……
近年来,南湖区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硬件补短、软件提档,做强特色竞赛项目,为体教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截至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幼儿园)26所,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15所,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学校5所,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家;省队在训青少年运动员29名,国家队在训青少年运动员6名。
“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不怕苦、敢拼搏的品质。”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湖区将推动体育教育更加契合青少年兴趣所向、成长所需,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成长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