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葛庆平有点烦恼。他是天台县坦头镇大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因用自家的铲车免费给村里运输垃圾,导致车子多处受损。维修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此,妻子周月红颇有怨言。
在葛庆平带领村“两委”班子的不断努力下,村里环境大变样,村民也多次到周月红面前感念书记的无私付出,周月红终于理解了丈夫的“傻”行为,并主动加入到村居环境整治的队伍中。
“多亏了徐庆书记出资赞助的扫地车,现在村里越来越干净了!”在东横村,没人不念徐庆的好。他是天台县人大代表,也是该村的党总支书记,为支持人居环境整治,2021年,他出资6万余元为东横村及下宅村分别购置了一辆扫地车,为村里大大节省了人力支出。
今年5月,看到村里停车场树枝横长,经常划到村民的车辆,溪南村党支部书记沈志平二话不说自己上阵清理,却不慎摔伤。不过,他并没有因此闲着,待身体好转些又马上加入村居环境整理的行列中,这些天他正忙着带领村干部义务捞浮萍。
这样全力支持环境整治,在坦头全镇比比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坦头镇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抓早动快,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党建引领促发展
“近年来,我们围绕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河流沿岸等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理整治,并常态化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村庄面貌,如今村里已经大变样了。”对于村里这几年的环境改变,下宅村党总支书记汤传兵满脸自豪。
汤传兵今年33岁,目前是全镇最年轻的村书记。面对繁杂的农村工作,他常常一筹莫展。
为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加快全域村居环境整治,坦头镇党委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村书记交流活动,加强村与村之间的工作联动,促进互学互鉴、取长补短。
村庄要发展,“领头雁”是关键。全镇村党组织书记的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既有治村经验丰富的老书记,又有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下宅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很大,但不知为何成效一般,总是清好没多久又乱堆乱放了。”在一次村书记交流会上,汤传兵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对此,严畈村党总支书记周祖保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要想村庄一直美,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严畈村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发挥“村—网格—户”三级联动,在村内开展护绿护园护水“党员三岗联创”和美丽庭院“星级评定”行动,天天督、时时劝,逐渐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才有了如今“人在村中走,如在画中游”的美丽景象。
会后,汤传兵学习借鉴严畈村的先进做法,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攻坚行动,仅用一个月,就取得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整治效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件容易的事,为做好做实相关工作,坦头镇以“点线面”管理促提升。
该镇农业副镇长何胜利介绍,全镇以严畈村、岩下村作为重点示范村,率先开展整治工作。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为抓手,村级党组织书记发挥建设美丽乡村“第一责任人”作用,率先垂范,带头抓村级活动场所环境整治。其次,以“线”拉动。制定工作方案,抓住交通线,紧盯镇区主干道、通村道路、房前屋后,倒排工期开展整治。另外,以“面”覆盖,积极组织现场观摩座谈、赛马机制、考核评比等,全员上阵,全面覆盖,带动整体推进。
与此同时,该镇通过“1+3+N”模式发挥群众力量,擦亮乡村面貌。“‘1’就是由党支部牵头,对村庄进行全面管理;‘3’则是以支部为龙头,建立‘支部+党员+群众’责任区划分制度;‘N’则是全面发动群众参与,探索‘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镇组织委员叶娜汝说,不仅如此,该镇还广泛动员党员、妇女、青年等力量加入整治团队,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全民共同参与干的良好氛围。
美丽庭院绘新景
一方庭院,满目风景。假山、喷泉、鱼池……走进严畈村朱其玉家的庭院,庭院虽不大却有着小楼之优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花卉俏丽别致,一壶一茶品,一池一渊鱼,互相呼应,好生惬意。
温暖的阳光照进村委金笑玲的家中,郁郁葱葱的庭院在阳光映衬下,平添了初秋的静美。倒溪边一个个小院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卉、绿植和时令蔬菜。
曾经的严畈村,村道狭小通不了车,许多民房年久失修,溪流两旁茅草丛生……为改变落后面貌,近年来,严畈村开展污水、垃圾、厕所、庭院四大革命,实施防洪大坝整修工程,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等工程,不断刷新乡村“颜值”。
推门见绿植,满院香四溢。如今,走进坦头镇严畈村,目光所及是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和美庭院”创建俨然成为了严畈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点睛之笔。
“一个村美不美,就看这个村的家家户户院落美不美。”严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祖保认为,把农村庭院这个“细胞”打造好了,村子自然而然就跟着美起来了。
经过3个月的创建和宣传推广,严畈村在该区域内共创建了包括妇联执委家庭在内的12户“和美庭院”示范户,以庭院“小美”助力乡村“大美”,以环境靓化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庭院的打造,离不了女主人的操持。今年以来,坦头镇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立足家庭阵地,因地因户制宜、突出产业特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和美庭院”示范户创建。由妇联执委带头、全镇妇女群众共同参与,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先把房前屋后、庭院角落、厨厕卫生等扫整洁、理干净。
不仅如此,镇里还特地聘请指导团到村为美丽庭院进行设计改造与优化。鼓励大家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农用器具及汽车废旧轮胎等进行花园、菜园、果园等小品微景观创作,按照“点上出新、线上精致、面上洁美”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坚持分类发动、分层实施,努力打造美丽乡村新格局。
记者注意到,在不少精致的庭院前挂有“和美庭院示范户”的牌子,并附有星级评定。镇妇联主席徐震震介绍,挂有“和美庭院示范户”牌子的小院,是村里对女主人创建成果的支持,也是对其家庭生活方式、家教家风和美好生活向往的肯定。
以“小家美”带动“全村美”,从“一处美”变成“处处美”。近年来,坦头镇坚持高起点抓规划,聚焦重点抓整治,完善机制抓长效,以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全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村美人和迈共富
成片金黄的稻田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互为映衬,美得让人沉醉……漫步在坦头镇瓶西村西山自然村,整洁的村道、静谧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魅力乡村风采尽展。
西山自然村村民多以汽车坐垫、木珠等产业为生,经常容易出现物料乱堆放的现象,导致村内看起来乱糟糟的。虽然大多数村民日子过得不错,但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民增收渠道有限。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西山自然村围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领域加大建设力度,全力打造村美人和、宜居宜业的村庄环境,点亮和谐美丽大家园。
村子美了,如何让更多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瓶西村党总支副书记、村监会主任范平汉认为还是得因地制宜,盘活村内闲置山林土地,吸引外来投资商共发展。“这些山以及旱田都已荒废了几十年,大家都想利用起来,可一直找不到机会。”范平汉不知曾多少次听到过村民们提及闲置的山林田地,他深深知道村民们心里的不甘。
为此,他带领村干部收回村民户上闲置的山林田地200多亩,引进垦造耕地项目。“我们计划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吸引外来投资商到这边打造集休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娱乐项目。届时,有意愿的村民或许也能在家里开农家乐,一同吃上旅游饭。”范平汉介绍。
这段时间,范平汉就没空过,几乎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到他家询问村里闲置山林发展规划,群策群力。对于范平汉的努力和付出,村内党员范孝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里有130余户人家,要从这么多人手中收回这些闲置田地,难度可想而知,大家都是因为信任平汉才这么齐心。”
西山自然村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坦头镇不断探索环境整治富民渠道,让产业发展和村庄发展齐头并进。串联瓦窑革命根据地、顾儒岭等13个网红打卡点,打造12公里精品徒步线路,成功承办浙江省第二届生态运动会天台站徒步竞赛和台州市第十届体育旅游休闲节。
同时,该镇依托欢岙革命老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引入天睿公司打造红色研学基地,研发出《田园牧歌》《重走长征路》等一系列研学课程,涵盖学军、学农、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自创办以来,已开展研学活动50多场,吸引游客1万多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家庭农场同步发展。
坦头镇党委书记张圣明表示,下阶段,该镇计划在溪南、岩下、严畈、红旗东等4个村开展星级美丽乡村创建,主要通过抓民生项目和重点工作推动创建工作。“溪南村重点打造鹿角潭景观节点,岩下村重点建设沿溪景观带,严畈村新建、改建好文化礼堂和多功能运动场,红旗东村主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将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积极完成创建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坦头镇今年申报共富工坊15个,其中市级2个,接下来该镇将充分发挥汽车用品和木制工艺品产业发达的优势,引导村集体与企业结对,利用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共富工坊,以来料加工、机器进村等方式,把就业机会送到群众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