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飞舞在青春岁月里的明信片

潮新闻 潮客 雨簌簌2023-10-25 01:20全网传播量10.3万
00:00
00:00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有一个新授单词postcard,译为明信片。

postcard对学生来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单词,会读会写便OK了。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单词对他们的俞老师——我来说,却是充满了温度。因为,它承载着一段美好的旧时光。

是的。我们的青春里曾经飞舞着一张张浪漫诗意的明信片,一张张明信片也曾经散发着我们浪漫诗意的青春。

那年高中毕业,我们班全部考上大学。欣喜的同时也弥漫着一种离别的伤感。大家离开敬爱的老师,离开亲爱的同学,也离开家乡与爹娘,各自奔赴光明灿烂的前程。有不少同学甚至飞出浙江省,去往外地求学。

刚开学就遇上一个让人容易动情的中秋节。没有手机,没有QQ,没有微信,也不能打电话。铺开纸,提起笔,胸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写起。这时候,寄一张明信片再合适不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多同学在明信片上不约而同地写下苏东坡的两句诗,然后委托白云寄给别处上大学的好朋友。我就曾经在三张明信片上同时写这样两句诗,分别寄给莲子、英子和飞儿。刚刚寄出明信片的第二天,我也收到来自杭州的明信片,是飞儿的笔迹,上面赫然写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嘿嘿,我和她岂不是心有灵犀不点也通!不久又收到莲子和英子的明信片。在上海读大学的莲子引用了张九龄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在南京上大学的英子居然引用了秦观的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捧着英子的明信片越看越好笑。大学室友一眼瞟见那句诗,顿时咋呼起来,哇塞!有男朋友了呀!

哈哈,这一辈子可不一定能遇上写这两句诗给我的男朋友哦!因此,我格外珍惜朋友们送我的明信片,珍藏了好多年。只可惜后来搬了三次家,每搬一次,断舍离一次。结果,就把许多旧物遗失掉了。所幸,人有记忆!

元旦也是一个喜欢互寄明信片的重要日子。这个节日,需要寄明信片的人似乎更多。除了要好的朋友,还会扩展到高中时的老师、同桌和室友。无论如何,毕业第一年,感情未曾淡去,还深着呢。

那年元旦,我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零花钱买了厚厚一叠明信片,然后一张一张地写祝福语,然后又一张一张地塞进校门口那个绿色的邮筒。元旦前那几日,邮筒就像一个吃撑了的胖子,明信片都快溢出邮筒口了。好在邮递员大叔及时赶来取走了明信片。我碰巧听见他跟门卫老伯发的牢骚。他说,我就知道这些大学生,花头多,送什么明信片,这几天害得我只好多跑一趟。

花头多。我不由暗暗吐了吐舌头,倘若让他知道,光是我一个人就寄了二十多张明信片,还不得被他说成“花头精”?

明信片这东西注重礼尚往来,你送我,我也应该送你。你送我,我若不送你,关系就“渐行渐远渐无书”。果然,那一年元旦,我也收到一大摞明信片,收得手都抽筋了。

第二年第三年……后来就没那么疯狂了,从此只跟几个要好的朋友互送明信片。

明信片比不得私信,正如它的名字,是光明正大敞开着的,谁都看得见。因此,我们一般不会在上面写重要的或者私密的内容。明信片更在于表达一种情感,正如古人说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多半喜欢写下两句唐人的诗或者宋人的词,他们说出了我们想要说的心思。况且,他们的语言又是那么的优美。一张张图案精美的明信片,配上一句句意义深远的诗句,当真是风雅得很呐!

后来,有了手机,有了QQ,有了微信。后来,明信片就渐渐地没了踪影。

当我将明信片的故事试着告诉六年级孩子时,他们一脸的不可思议,甚至有些不以为然。也是,现在谁还有那份闲心去写明信片?去寄明信片?

关键,寄给谁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

最新评论(1)
孤竹小灯 · 2023-10-31 05:14 · 河北衡水回复
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