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怎么样? 他们吐露心声

潮新闻 共享联盟·秀洲 张佳丽2023-10-24 22:14全网传播量1563
00:00
00:00

“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建设刷新‘进度条’”“开学啦!嘉兴这所研究院太赞了!”“‘北理工’我来了!解锁‘00’后学霸女骑士的开学报到方式”“秀洲举行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首场专场招聘会”……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自开学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为天鹅湖畔这座拔地而起的美丽研究院点赞。

如何建设一座高质量、高标准、高颜值的研究院?其中有着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北理工长三院,了解背后的故事。

学生说:

“能在这里上学很开心”

“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漂亮!”李峙贤是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三学生,他已经在院区内生活了一个多月,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安利”研究院,“崭新的建筑磅礴大气,现代感十足。天蓝水清,植被郁郁葱葱,能在这里上学很开心!”

“不用爬楼梯!坐电梯就能直达寝室!二楼还有免费的健身房,超级暖心。”李峙贤告诉记者,寝室还配有公寓服务中心,“相当于物业管理,这让我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为了让学生们爱上研究院生活,北理工长三院更是在每个细节处,体现精和优。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研三学生常源,带领记者参观了学生宿舍,在几件小事中感受北理工的贴心。

“就拿晾衣架来说,研究院给我们宿舍配备的是升降式手摇晾衣架,我们晾晒衣服时就不用举着晾衣架一件件地往上挂了,尤其是晾晒被子等大件物品时,不用搬凳子。”常源说。

此外,宽敞的半露台式阳台,推开侧面的玻璃拉门,就是最好的观景台。“在遇到科研难题的时候,可以欣赏下湖景,拓展下思路。”常源告诉记者。

嘉兴南站至北理工长三院的一站式直达公交,院区内免费的共享自行车,规划建设的麟栖汇商贸综合体,以及马厍老街的改造提升……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随着北理工长三院的不断建设,越来越多的科创人才将来到这里,越来越多的学子将在北理工长三院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老师说:

“在这里,可以全身心搞科研”

李中翔是北理工长三院复杂网络协同与探测创新研究中心联络人。2022年1月,李中翔在博士毕业后,入站北京理工大学开始了博士后工作。2022年8月,李中翔第一次来到秀洲,来到北理工长三院。“博士后出站后,我也计划留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可以全身心搞科研。”

纵深推进秀洲创新创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北理工长三院对于秀洲这座创新创业之城来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秀洲是一个有爱的地方,同时也非常重视长三角的发展。去年1月份这里还是光秃秃的一块地,到今年8月份,我们就正式入住,这离不开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政府部门的努力。”李中翔说,为了让师生们能够在秀洲更方便地生活,秀洲及时解决了异地医保、办公用房、实验室条件等问题,让他们能够快速地开展工作。

回想起这一年来在秀洲的生活,李中翔感觉很温暖,“从去年开始,我们就跟着当地的政府、企业参加推介会以及双创活动。当地政府帮助我们推进科研成果落地,孵化科创企业,做了很多工作。”

北理工长三院首场专场招聘会,让北理工的学子们实现了和企业的双向奔赴、精准对接。阿特斯、德沃康、中润光学、华东光电等15家来自市、区两级的高质量企业,共带来81个优质岗位,为研究院学子解决就业问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秀洲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抢占人才先机。

李中翔介绍,北理工长三院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办学功能扩展区,充分发挥了北京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军民融合发展上的优势,精准定位23个优势学科(包括13个A类学科、11个ESI前1%学科、4个“双一流”学科),打造10个以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创新研究中心。

如今,北理工长三院以十大创新研究中心为载体,累计引进全职科研和管理人才160余人,其中高水平学术人才56人,包括2名浙江省“鲲鹏”顶尖人才、6名嘉兴市级“星耀南湖”人才,进站博士后50名,初步形成人才队伍的雁阵格局。

项目负责人说:

“一切为了项目”

一个梦想,就像播撒下无限可能的种子,待到收获时,定会带来飘香阵阵。2020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一扇面向高层次人才和科创高地的大门徐徐打开。

“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是秀洲区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项目,更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链的重要板块,要建好这座学校,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为此,我们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为师生奉上一座有颜值有内涵的学校,为天鹅湖畔再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秀拓集团董事长董春福回忆起整个建设过程,感慨道,“建设背后是‘一切为了项目’的主动服务意识。多亏了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项目主体工程才能流畅顺利推进。”

如何打造高质量、高标准、高颜值的研究院?“将66.58万平方米校园用地规划为‘三湖两水、二轴四片区’,在设计的时候,考虑既要体现学校本身的理工精神,又要有嘉兴江南水乡的风格,目前看来两者结合得很好,碰撞出了一种别致的美。”项目分管领导吴月锋介绍。

漫步校区,东侧核心位置的图书馆十分夺人眼球。工业感十足的深灰色钢桁架、白色墙面、错落有致的窗洞、细若雨丝的外围拉索,都让人觉得很别致。

“别看只是座图书馆,当初施工时难度却很大。屋盖为38米大跨度、9米大悬挑网壳结构,这样的钢结构网架对施工吊装要求很高,在较短的工期内完成,难度就更大了。”吴月锋说。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当时针对图书馆的施工问题,我们召开了推进会进行会商,大家一起想办法,提方案。我们觉得,让好的设计百分百变成实景,是我们的责任。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难题太多了,我记得,有一天碰头会就开了5个。”吴月锋回忆说。

光有方案,项目施工没人也不行。在项目建设的高峰期,有近2000名施工人员协同作业。“建设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加班加点抢进度,遇到节假日,就安排值班人员,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项目不停工、安全‘不放假’。”吴月锋说。

为了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秀拓集团还组建了施工突击队进行“查漏补缺”。150名工人分为钢筋、砌筑、混凝土、木工四个班组。工地上哪个施工环节赶不上进度,突击队就去哪个班组帮忙干活,加班加点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正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北理工长三院才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师生们在这里追逐科创梦想。未来,北理工长三院在秀洲这座正在高速进步的城市,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展望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研三学生 常源:

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学习和生活保障条件,长三角区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精进学业,把科研做好,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北理工长三院复杂网络协同与探测创新研究中心联络人 李中翔:

我希望未来秀洲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同时和当地政府搭建资源渠道,让更多学子相约在秀洲追逐科创之梦。

项目分管领导 吴月锋:

现在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了,二期也将紧锣密鼓推进。学校如今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尤其是师生们的点赞,这也让秀拓集团建设研究院二期信心倍增。秀拓集团将再接再厉,以最真诚的服务和保障,继续高质量推进好这一项目,为秀洲科创湖区的打造贡献力量。

秀洲区科技局办公室主任 何艳芬:

秀洲将持续推进北理工成果落地体系转化,制定北理工科技成果转化系列制度,成立成果转化平台公司,积极吸引学校科技成果落户秀洲。谋划研究院科创子基金,结合北理工资源、社会资本,服务落户秀洲的学科性公司和校友企业发展。力争在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及浙江省“尖兵领雁”等方面继续有所突破。

相关新闻
传承时代记忆 秀洲新塍九旬老人捐百余件老物件
嘉兴颐和康养中心来了!秀洲绘就“幸福颐养”新图景
秀洲区这趟秋季招才引智专列开赴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