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康巴汉子”秦旺仁增:致富不忘思源,“石榴红家园”促民族团结

    潮新闻 通讯员 枣阳2023-10-24 21:17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在台州民营企业界,活跃着这样一位“康巴汉子”,19年前,他从云南跨越3000公里,来黄岩生活创业,一边用心办好企业,帮助民族同胞就业、创业,携手共富。一边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慈善,尽己所能回报社会,为不同民族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作为一名新时代民营企业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他叫“秦旺仁增”,现系浙江省政协委员,台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黄岩“润兰·石榴红家园”负责人,浙江润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共富路上

    各族同胞不掉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报告内容让秦旺仁增感同深受,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他积极实现与员工、政府、社会等多方共赢,构建起和谐生态圈,实现共同富裕。

    走进位于新前街道的浙江润兰科技公司,土家族小伙胡萃松正忙碌地做着医疗器械检验实验。两年前,大学毕业时,因为不善言辞,他在求职时屡屡碰壁,只得四处打零工。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秦旺仁增,在得知情况后,针对他的需求,润兰公司很快为他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现在工作中有师傅尽心带着我,每个同事都像家人一样关心我,而且医疗器械行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前景好。”明确了人生的小目标,胡萃松每天干劲十足。    

    能帮助就业,秦旺仁增也能为民族同胞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八年前,大学毕业的藏族同胞江初农布通过定向招聘进入润兰科技公司工作,在公司的培养下,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通过自身努力现在成长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眼下,这家拥有120多名员工、销售额上亿的医疗器械企业,民族员工占20%,每年招聘时均优先考虑民族同胞。

    签订润兰帮扶基金合同

    授人以鱼,同时也授人以渔,十几年前,秦旺仁增来到黄岩生活和创业,在各级统战部门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爬坡过坎、筚路蓝缕,创办了台州市润兰科技有限公司。

    “我经历过,知道他们也需要。”因此,秦旺仁增成立了首期规模达500万元的“润兰帮扶基金”,为具备一定能力,并有创业意向的各民族群众提供一笔不少于1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以先富带动后富。

    善良与善良总是会相遇,来自新疆的回族同胞黄立峰是该项目的受益人之一。“2006年,我在黄岩开办了一家具有新疆风情的餐厅。随着生意的不断红火,原先的店面已经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2018年,我计划开第2家分店时遇到资金不足,是秦旺仁增及时为我提供帮助。”巴格达餐厅负责人黄立峰说。成为黄岩网红特色餐厅后,富起来的黄立峰也不忘回报社会,主动拿出一笔资金投入到“润兰帮扶基金”,帮助各民族同胞创业共富。

    代文美是嫁到黄岩的蒙古族同胞,她在申请了创业基金后,扩大从事的美容行业的经营规模,如今她加入慈善义工协会,经常走进山区乡村,为老人做健康服务。

    目前,“润兰帮扶基金”已经先后成功扶持创业项目6个。

    搭建友谊桥梁  

    促进民族大团结

    台州民营经济发达,仅黄岩区就吸引了1.5万名各族同胞前来就业生活,如何让各族同胞第一时间融入当地,是黄岩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秦旺仁增的“心头事”。

    “我既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亲身经历者,也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受益者,更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因此我特别要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引领作用。”作为一名民族代表人士,2016年秦旺仁增带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成集汉、藏、蒙、彝等多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的民族文化展示馆,2021年,迭代升级为润兰·石榴红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自己的积极努力。

    这几天,“润兰·石榴红家园”正在开展“推广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为各族同胞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实用技能的“双培”,破解对外交流难、了解政策难、学习技能难等难题。

    在润兰·石榴红家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

    “润兰·石榴红家园”占地面积近1000㎡,设有“一园五厅”,包括石榴红园、活动厅、议事厅、展示厅、文化厅、体验厅,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参观学习,打造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活动开展的交往平台,各民族互相学习的交流平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交融平台,今年参加培训的各族同胞已达2000多人次。

    “通过这个平台,我的普通话进步很大,本地话也能说几句,基本实现无障碍交流。”维吾尔族同胞加帕尔表示,她来到黄岩务工时间虽短,但也能逐渐融入到当地的生活和工作中。

    近年来,秦旺仁增还致力于加深迪庆和台州藏汉两地民族交流。在他的牵头下,台州市县两级民宗部门及民族联谊会负责人到香格里拉考察,就民族工作开展广泛交流,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如今,这位挺拔憨厚的藏族康巴汉子已成为工作生活在台州的25万民族同胞心目中的“主心骨”与代言人,他带领建设的“润兰”·石榴红家园也成为台州市民族交流活动的主阵地,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如秦旺仁增所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友好交流、积极促进团结协作。

    致富不忘思源

    真情回报社会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秦旺仁增始终未曾忘记回馈社会、回报他人。在秦旺仁增眼里,他所获得的荣誉是黄岩人民对他作为藏族同胞的一种认可,更是一种职责,他也想要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秦旺仁增第一时间向黄岩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在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秦旺仁增设备、调机器、买材料,在各方帮助下搭建起2条口罩生产线,成为黄岩区首批规模化量产口罩的企业,并优先服从当地政府调配,成为政府免费发放口罩给市民的第一供应商。同时在了解香格里拉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紧缺情况后,秦旺仁增捐赠口罩20万只给香格里拉用于疫情防控,并带领大家捐款捐物。

    除了积极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秦旺总是心怀当地的民族同胞,给予他们最及时的关切。“有困难,找秦旺”,这句话在台州民族同胞中传得很响亮。孩子读书、法院开庭……凡是涉及到民族同胞的困难和疑惑,他都尽力帮助解决。

    整合区青企协等社会资源,为民族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黄岩区上垟乡象岙村有一个蒙古族小女孩叫小辛,她父亲近年来在外种西瓜亏本,仅靠母亲打工的钱维持一家生计。开学在即,一家人为小辛的住校费十分担忧,秦旺仁增得知这个情况后,二话不说就给小辛寄了3000元,并表示要与她结为帮扶对子,承诺助其完成所有学业。

    以此为契机,秦旺仁增牵头开展民族困难群众帮扶和各民族贫困学生“爱心助学”活动,联系区青企协等社会资源与95户困难民族同胞家庭进行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累计提供帮扶资金80万余元。

    据统计,在担任台州市、黄岩区两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十多年里,他已资助600多人次民族困难生和困难家庭。

    不光是自己身体力行,秦旺仁增还组建各民族同胞志愿队伍,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重点工程建设、文明城市创建、防洪抗台等中心工作中去,定期开展巡游绿道、保护长潭湖、乡镇义诊等公益活动,不断提升民族工作社会影响力、美誉度。

    “感恩浙江人民接纳了我,我理应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回报这片热土。”这是秦旺仁增常说之言,也是他常行之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