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带一路”上的制伞人:朋友圈越来越大,外国客商点名要见她

    潮新闻 记者 吴越 鲁杰2023-10-23 11:31全网传播量3200
    00:00
    00:00

    “梦想从来不是年轻人的特权,对我来说,希望自家的雨伞走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是第三代制伞人张吉英的朴实愿望。

    在各大社交平台,张吉英已经是一位“网红”,早已火到了国外。在义乌商贸城,经常有来采购的外商特地跑来约见张吉英,毕竟,平时只能在视频里看到她,在义乌当地了,客户们总希望能见上她本人。

    无论走到哪,随手拎一把自家雨伞,这都是张吉英的日常。同样,在她的视频里,出镜最多的也还是每天不重样的雨伞,有的伞柄上镶嵌着类似宝石的装饰品,有的伞面印着牡丹、田园丰收等图案……而在她的店里,则更有多达3000余种款式的伞。她的雨伞,不仅销往全国,也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义乌,像张吉英这样既输出浙江制造,又输出中国文化产品的商户还有不少。借助市场的国际辐射力,雨伞、灯笼、茶具等各类浙江制造产品长期热销海内外,其中许多产品,同样都是搭载“义新欧”班列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WechatIMG4960.jpg

    此前,还有西班牙客户向张吉英反馈说,她家的雨伞在当地随处可见,甚至连西班牙皇宫都有。最近,在西班牙经营商超的客户,又来义乌补货了。

    今年以来,俄罗斯、南非、巴西、伊朗、马来西亚等数十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客户都回来了。从1997年接到一个外贸订单起,这么多年来,张吉英的国际朋友圈越做越大。

    经常有朋友问张吉英:“你做了30年,为什么还不退休?”

    她回复:“我父亲干了50年还不退休,我才30年而已。”

    连日来,张吉英带着团队正在参加各类展会。在一个个会展中心,从一块平地到搭建好展销店面,往往需要她每天凌晨5:30忙到深夜。但这,也正如她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更没有一夜暴富的生意,我们可以海阔天空地去想象,但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干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一带一路看今朝
    相关新闻
    浙企闯荡“广交”记
    新丝路上,一个内陆小县的逆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