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孤山上来了不少人。
作为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活动之一,“风流在兹:古砖新书两种首发暨邵三房藏砖特展”在西泠印社举行。首发的两种新书,《蜀师砖砚汇考及图文著录》《万岁不败——历代古砖精选》都由嘉兴收藏家邵嘉平编著。邵嘉平,号三房,因为他的藏品有一房砖、一房石、一房书,以古砖为最。
童衍方先生
邵三房藏砖特展在西泠印社的中国印学博物馆、遁庵展出,除展示嘉兴收藏家邵三房收藏的历代古砖,还有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赠给任伯年的古砖拓本,由印社副社长童衍方提供。
“天下第一文人砖”
《蜀师砖砚汇考及图文著录》是系统整理和研究蜀师砖、蜀师砖砚的图文集,将“蜀师砖”的发现、流传及艺术化过程通过图片、文献和历史资料及图版等形式呈现,又从字砖、砖砚的发展反映学术文化生态与艺术发展趋势。
什么是蜀师砖?这是清代出土于浙江嘉兴海盐的古砖名,因刻有篆书“蜀师”而得名。金石之学起源于宋代,代表人物有欧阳修、赵明诚等,清代乾嘉学派发扬光大。金石学的研究对象除了青铜、石刻等,砖瓦也是一大分类。古砖的价值,除了本身刻在上面的书法精妙、版本稀有、砖质上乘,历代文人学者的“加持”也是重要原因。
邵嘉平藏“蜀师砖”拓本
清代乾嘉学派的金石学家如阮元、翁方纲、张廷济都曾收藏有“蜀师砖”。阮元的斋号“八砖吟馆”就得名于他收藏的八块汉晋古砖,其中就有一块“蜀师砖”。在文人诗文中,蜀师砖也反复出现。张廷济称蜀师砖砚为“琢为砚,美如玉”,可见“蜀师砖”的质地。
“欲卜草堂耕凿石,山中难办蜀师砖。”(叶德辉诗句)因为文人争相收藏,并频繁写入诗中,蜀师砖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文人砖”。
“蜀师砖”起源于什么时代?清代发现以来,说法不一,阮元认为是三国时期,因为“蜀师”字体“在篆隶间”,他在吴地多次见到的砖上,还刻有三国吴“永安三年”和晋“太康三年七月廿日蜀师作”等字样。那么蜀师就是吴地制砖的人,时间在三国到西晋早期。
清代其他学家也有人认为,早在汉代就有蜀师砖了。清代冯云鹏说,他得到的一块石刻,是天凤年间(王莽时年号)的,花纹与蜀师砖的纹饰一模一样,因此他断定蜀师砖在汉代就有啦!
目前未形成定论,大体应在公元1世纪到3世纪这300年左右。在《蜀师砖砚汇考及图文著录》一书中,邵嘉平将各种说法进行了汇总,以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南朝双忍冬纹砖,邵嘉平藏。
古砖承载历史,是中华文化共同遗产
为什么是邵嘉平?他多年来留心收藏古砖,收藏了汉晋、南北朝、唐宋等历代的铭砖——这次也在展览中展出。如南朝的“双忍冬纹”古砖,清瘦的花纹展现了当时流行的这种艺术风格,也展现了佛教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庙”背景下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在在艺术史学、金石学上都具有不凡的意义。
书法家戴家妙作品
蜀师砖清代曾在文人间流传,如今不多见。2014年,邵嘉平在海盐县的拆迁中捡到了一批蜀师残砖,如获珍宝。2018年,他将这批蜀师砖雕琢成砚台,邀请海内外众多篆刻名家、学者铭刻题名,一起观赏、研究并相送,学习古人发起“砚遇蜀师”金石雅集。记者在现场看到,韩天衡、童衍方、徐俊、戴家妙、鲍贤伦、鲁大东、仲威等177位海内一流的书法家、学者都参与了这一当代雅集。
这批作品也在本次展览之列。而这批当代名家参与再创造的砖砚,图片和释文全部附录在《蜀师砖砚汇考及图文著录》一书中。
经过多年收藏、梳理、研究,邵嘉平除系统介绍蜀师砖,整理出版《蜀师砖砚汇考及图文著录》之外,还将所藏历代画像砖、文字砖和纪年砖中挑选100品,时代跨度为东汉至民国,详细介绍、考证,成《万岁不败——历代古砖精选》一书,展现金石学中古砖这一门类的艺术与文化的魅力。
邵嘉平和他的藏品。资料图。
“古砖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蕴藏着丰富历史人文信息,更是当今书法篆刻家们取之不竭的灵感宝库。”邵嘉平说,“期待能通过本次展览与观者一道更好地挖掘和促进金石篆刻文化的传承发展。”
“这是一次品质高、规模大的古砖艺术推广活动,意义非凡,邵嘉平编著的两本古砖新书也有着很高的学术水平和贡献!”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对此次特展赞叹不已。
吴昌硕旧藏三国时砖砚,童衍方先生藏。
童衍方先生回忆自己加入西泠印社,今年刚好是40年。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有“砖癖”,“旧藏汉、晋砖甚多,性所好也。”童衍方介绍说,本次展览,他也拿出了自己的收藏,那就是吴昌硕题的龙凤砖拓本,是他45岁送给任伯年先生的。
吴昌硕给任伯年的汉砖拓片。
在上面,吴昌硕对着砖上的字,研究书法。如:“此亦篆文,汉隶传世者不多见。古铜器外,往往于碑额或古砖见之。伯年先生以为然否?”砖上,黄龙的“龙字,《西狭颂》如此作。”等等,展现了吴昌硕和任伯年的金石之交。
童衍方先生(左)与邵嘉平(右)在看展
童衍方走上金石鉴藏的道路,也深受前辈的影响。早年曾在唐云先生家里见到汉砖瓦砚,被上面汉代书法的高古苍茫吸引,后来他也留心收藏,至今书桌上的砚台,就是在朵云轩购得的“汉黄龙二年”古砖砚。
本次展览的时间节点特殊,20天后11月11日,将迎来西泠印社的120岁,120年来,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童衍方说,此外今年也是吴昌硕先生任社长110周年,诞辰180周年。“推动古砖文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
来自香港的金石爱好者梁焯冠。
本次展览也吸引了来自香港的篆刻爱好者。梁焯冠先生和朋友得知这一展览开幕,从香港来到杭州观摩:“因为我本身是收藏印章的,对金石文化非常了解非常喜欢,这次也是特意带着朋友们一起来观展。”
本次活动由西泠印社、嘉兴市文联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嘉兴市南湖区文联承办,嘉兴市南湖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张廷济研究会)协办。展览将展至10月24日。
展厅一角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