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河南工程学院近日发布最新版的《河南工程学院关于禁止学生在校内饮酒吸烟的规定》,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吸烟、饮酒(包括含酒精饮料)。
近年来,全国多地高校陆续出台禁止学生饮酒的相关规定,河南工程学院不是第一个禁酒的高校,比如2018年3月,云南艺术学院曾出台“禁酒令”,不允许学生饮酒,一经发现,学校将把学生酒醉后的照片快递给家长;2018年12月,西安翻译学院发布新规定,禁止学生在校期间喝酒,平时还会有相关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学生是否喝酒……前几天,广西理工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也发布了类似的禁酒令。
对这些禁酒令,有人认为可以理解,校园里因为喝酒出事多,河南工程学院2020年时还曾有学生因过量饮酒闹出人命。还有些人戏谑地说:三流学校管纪律,怎么不见清华北大等985、211学校出台类似的一刀切规定?
吸烟喝酒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对身体健康都存在危害。以前还有种说法,吸烟对健康是有百害无一利,小酌却有利心血管活络,适量喝酒无妨健康。但是此前世界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曾发文明确指出,任何剂量的酒精都对健康有害,“饮酒没有安全剂量,即使喝一点也有害”。所以从健康角度来说,禁烟禁酒有利健康。
但是问题在于,法律规定没有绝对禁烟禁酒,教育部对于酒精类饮品也没有具体规定,只是在1988年发布过禁止在校大学生酗酒的通知。更多的高校对“饮酒”和“酗酒”作了明确区分,学校提倡学生不饮酒,禁止学生酗酒(过量饮酒)。
大学出台校规校纪,还是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教育部的精神来制定,符合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该有的权利范围。大学里禁酒禁烟当然是好事,但是一刀切方法欠妥,如果学生们因此偷偷地跑到校外喝酒买醉,那到时学校也没办法制止得了。
所以大学里禁烟禁酒,还是要从教育规范的方面去引导。比如之所以有些学生喜欢喝酒,或许是寄托于酒精逃避课业负担和升学、就业压力,还有些人认为豪饮能够体现豪爽气概,更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要学会喝酒、提高酒量,才能适应社会。这些需要学校从心理的角度去启发疏导,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更关键的依然在于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鼓励其自律。
此外,也可以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目标,比如在学校的超市小卖部限制出售烟酒,在公众场合禁止抽烟酗酒,这些都是于法有据的。有学生违反规定,予以警告、留校查看等处分,处分期内取消评优评先、评奖助学金资格等等。
学校的教职员工也要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树立禁烟禁酒的榜样,如果教职员工在学生面前也绝不“吞云吐雾”、“推杯换盏”,这样才具有更好的说服力、感召力。
很多人留言说大学生“毕竟都是成年人了,喝不喝酒是个人自由……”,的确高校要给他们以成年人应有的尊重,而不是对待巨婴的管理手段来对待他们,因为这样的手段恰恰可能会教出巨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