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出发参加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担任盲人柔道项目技术官员。”日前,在海盐向阳小学教育集团沈荡小学校运会的现场,记者见到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克柔术项目NTO(国内技术官员)童益芳。
在今年4月的“韵味杭州”2023年亚洲克柔术锦标赛暨世界克柔术大奖赛上,童益芳就担任了国内技术官员。也正是凭着亚锦赛执裁期间的严谨表现,她获得了担任亚运会裁判的资格,主要负责计时记分,成为海盐唯一一位亚运会国内技术官员。
“克柔术与柔道比赛规则非常相似,判定胜负标准也相似。”童益芳介绍,克柔术由乌兹别克斯坦语中的“Kurash”音译而来,是一项始于3500年前的传统直立式摔跤运动,2018年被列为亚运项目。和柔道比赛最大的不同在于,克柔术规则规定唯一允许的姿势是站姿,不允许柔道比赛中的寝技,禁止在场上采取臂锁、勒绞和踢腿技术,也严格禁止腰带以下的握持等技术。
回忆在亚运会克柔术比赛现场的点点滴滴,童益芳仍内心澎湃。“10月1日当天,中国队代表于丹夺得克柔术项目女子70公斤级冠军,当五星红旗伴随国歌缓缓升起的时候,我内心激动无比!”柔道专业运动员出身的童益芳深知其中的艰辛。
童益芳从10岁开始接触柔道项目,12岁进入嘉兴市少体校,16岁进入浙江省体工大队,曾获得全国青少年柔道锦标赛季军,在省、市级柔道比赛中也曾取得优异成绩,20岁因伤痛,从运动员转型为裁判。
县少体校的柔道项目训练基地设在沈荡小学,2014年,童益芳加入沈荡小学柔道项目的教练团队。从运动员转型后,童益芳参与了省运会、省锦标赛、省冠军赛和嘉兴市级柔道比赛等多项赛事,积累了大量的执裁经验,现为克柔术国内技术官员、柔道国家一级裁判。“哪怕只是在台下计时记分,也要以最严谨的态度核查裁判给定的分数。”在担任亚运会国内技术官员期间,童益芳始终站在运动员的角度,全力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
“严谨、认真、负责。”沈荡小学校长许海冰这样评价童益芳。目前,童益芳负责学校低年龄段共7个班级的体育教学,带领学生多次获得市级以上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为沈荡小学打造柔道精品项目学校作出突出贡献。
“在10月23日至25日的盲人柔道项目比赛期间,我将继续尊重参赛选手、严肃认真完成执裁工作。”童益芳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