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掌阅签约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浙江青年网络文学“新雨”人才。
解语是浙江宁波人,小时候特别喜欢武侠、言情故事,这些年,她笔耕不辍,相继创作了《清宫――宛妃传》《清宫熹妃传》《一曲定江山》《国色倾城》《魅人间》《帝台春》等多部作品。其中,《帝台春》入选2020年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从自立自强的女性视角出发,以起伏的人物命运和动人的情感故事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读者带去感动。
“2007年我还在天涯论坛上追文,那时对写小说产生了兴趣,走上了创作的道路,键盘一敲就是十几年。”解语回忆,刚入行时,自己还有本职工作,每天只能抽空写小说,但写的小说收藏、点赞数据就很高,给了初出茅庐的她很大鼓励,“一步一步,写作这件事就被我坚持了下来。”
在她看来,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变成工作,本身就是件幸运的事,“虽然把兴趣变成工作后,有段时间会觉得枯燥乏味,但读者对我的支持和我对写书这件事的热爱,都让我有了前进的理由。”
那时,因为解语展现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天赋,起点的编辑还来找她,邀请她签约。因为这件事,起点成为了解语签约的第一个网站,她现在都记得,自己当时在起点连载的小说是《清宫――宛妃传》,直到现在,这部小说中的情节都让书粉回味。
2012年,在塔读编辑的一再邀约下,解语创作了《清宫熹妃传》,这部作品后来被改编为剧集《岁岁青莲》,由何润东、何泓姗领衔主演。
开始《清宫熹妃传》创作一年后,也就是2015年,解语决定辞去工作,全职写作。“当时我觉得女儿年纪小,一边要照顾她还要上班,然后再加上写书的话确实兼顾不过来,那只能做出取舍。”
这也是解语创作的新阶段,在她看来,成为母亲后,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变得更深沉了,书里面关于母子情分的描写也变得更为细腻,对创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采访的最后,解语说,想和读者一起努力,不断奔赴更好的生活,“就像我在小说中塑造的那样,自立自强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不光是我自己,我希望看我书的读者,面对不同的人生命题,都能够自立自强,坚定的走自己的路。”
以下是潮新闻记者专访解语实录:
【1】
灵感来自真实历史
潮新闻:为什么选择“解语”这个笔名?走上创作道路后,您又是怎么找准自己的风格的?
解语:当时我在一首诗里看到“解语”两个字,觉得很适合做名字,就拿过来用了,一用就是十多年。
开始创作的时候,宫廷古风比较流行,我自己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选择朝代时,便选择清朝作为历史背景去写。随着时间推移,我也开始尝试明朝或者盛唐时期背景小说的创作。
之所以选择写大女主题材,是因为我本人喜欢励志类型的小说,所以经常会去历史中找那些鼓舞人心的女性人物,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撰写。
潮新闻:您觉得历史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创作这类小说有何难点?
解语:每一个人或许对近5000年的中华历史都有好奇心,我也是如此,在写小说、看小说的时候,我总会有种感觉,一幅历史的长卷正在我面前徐徐展开,感觉特别有趣。
这类历史小说创作门槛还是蛮高的,如果资料搜集不详细,很有可能漏洞百出,所以写作前我会花很长时间来找资料。
潮新闻:您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平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哪些书对您影响很大,为什么?
解语:我看了好几遍《明朝那些事》,挺喜欢的,因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比较特别,读完这段历史,我更对古代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多理解,也在各种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生平中感受到了古今皆同的人生际遇,这些都给了我灵感。
我现在的创作基本是架空类型的小说,如果脱离实际,塑造的人物、构思的故事难免单薄,因此我的小说背后往往有真实历史的影子。
【2】
比起当编剧,更喜欢创作
潮新闻:您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创作中吗?写作这些年,您养成了什么样的创作习惯?
解语:都说创作来源于生活,每位写作者的故事里都有自己的人生,这是必然的。我创作时会融入自己的经历,但更多会综合考虑小说的故事背景。因为古代生活环境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我需要让我的人生经历贴合小说的时代背景,这样也会让创作更真实。
我是个典型的“夜猫子”,经常熬夜写小说,但我也是很注重身体健康的,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会尝试不同的运动。比如最近正在进行的爬楼,每天会爬大概40分钟,这期间还会听一听书,这种经历也会给我一些新的创作思路。
潮新闻:您觉得您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吗?每天花费多少时间写作?
解语:我也不敢自称“高产”,因为有些作者确实是“十年如一日”,每天可能日更上万字,我有时还是会偷懒一下。我写的比较慢,写1000字可能得要一小时,一天大概有六七个小时都花在写作上。
现在的网文行业确实比我当时入行的时候“卷”了,以前我们更新起来还挺佛系的,这可能是因为网文平台变多了,优秀的作者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这些也会让我感到一点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希望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潮新闻:您觉得您最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部作品是什么?目前您在创作哪部作品?
解语:我觉得是《熹妃传》,这是我代入相对比较深的一部作品,我还记得创作这部作品时,电视上面正在放《雍正大帝》,当时我灵感一下就来了,但后面花了三年时间才把它写出来。
别的小说我大概只需要一年就能写完,但这部作品点击量高,订阅也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因此我故事写的比较丰满。
我现在写的书是《容光惜微》,也是历史架空类型的,女主的父亲是一名清廉的县令,家里条件也比较普通,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新的生活,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好。
潮新闻:您连载时是怎么与读者互动的?他们会给您提意见吗?通过创作,您主要想给读者传递什么样的精神内核?
解语:有时我会在书里埋很多伏笔,一些读者感觉不合理,可能就会在评论区留言,后面我揭示伏笔时,读者就会觉得小说很有趣,在评论区和我互动。
一部很长的小说,在细枝末节上难免有一些疏漏,或者说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给我提出来后,我会尽量写得更合理,更完整。
我想要传递给读者一种女性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不管我写什么题材、类型的作品,最终想要表达的信念都是一样的。
潮新闻:您有哪些已售出影视版权的作品?您觉得改编成影视作品最需要注意什么?您会想要成为一位编剧吗?
解语:我写的《盛世帝王妃》《步步青莲》《沉鱼策》都售出了版权,之前有朋友邀请我和他一起去搞剧本创作,我试了一下,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创作,不太适合当编剧。
我觉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网络文学一定要贴近生活,不管是古风剧还是现代剧,改编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观众和受众的共鸣点,触摸社会肌理,与时代共振,这样的改编才是有价值的,能够延续下去的。
【3】
想尝试现实题材创作
潮新闻:您是什么时候加入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的?网络作协有为您提供创作方面的帮助吗?
解语:我记得加入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差不多将近十年了,网络作协就会定期给我们举行一些讲座和培训,还会请来一些资深老师给我们上课,教我们进行创作构思、把控创作节奏,帮助很大。
而且网络作协还搭起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我们网络作家提供了很多机会。我希望未来作协能够多多关注基层创作者,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机会。
潮新闻:参加完“新雨计划”培训,您觉得它对您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解语:我觉得“新雨计划”培训是一个很好的扶持项目,能够挖掘一些优秀的网络作家,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今年我第一次参加“新雨计划”培训,老师们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和实地采风的经历,都让我感受到了现实题材的魅力,长期以来我一直创作的都是古言,也曾考虑写现实题材,但因为没有生活体验,所以写的不那么接地气。
这次培训打开了我的思路,之后我可能会更好地平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潮新闻:您会把浙江写进您的小说吗?未来,您打算如何用写作回馈浙江?
解语:如果仔细看我的小说,你能够找到很多有关江南地区自然人文风光的描述,这些大都源自我对家乡的眷恋。之后,我还想创作一个发生在浙江的故事,让更多人领略浙江的美,这可能是我对家乡的一种执念,目前这个故事还在构思阶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