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10年创一个500亿元集群,海宁底气何在?

    潮新闻 编辑 褚晶君 共享联盟·海宁 董维刚 朱文 周志伟2023-10-19 08:10全网传播量8174
    00:00
    00:00

    “今年1至8月,全市泛半导体产业规上企业1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6.44亿元,同比增长9.7%。”这是海宁泛半导体产业集群交出的成绩单,企业集聚速度快、势头发展猛、出乎意料的集群,这是大众对于海宁这新集群相对较多的评价。

    小小芯片奏响发展之歌

    在海宁经济开发区的办公楼2楼,“半导体产业发展局”几个字特别显眼。推开门,集中办公区内不少人正在忙碌。在半导体产业发展局局长徐磊看来,这个小小的办公区,就像一座桥,连通了政府、企业和市场,目的是更快地把泛半导体企业引进、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的大集聚。

    落户海宁三年,已成长为全省最大芯片检测企业,年测试产能可达60万片。浙江确安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二代居民身份证、社保卡和中石化加油卡等芯片指定测试单位,目前公司在海宁有1.8万平米千级洁净生产车间,集成电路自动化测试设备上百台套,生产规模整整大出北京总部10倍。

    “客户不仅分布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和本土泛半导体企业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明显可以感受到产业链正在集聚。 ”公司总经理颜志耀感慨地说。

    颜志耀的感慨就源于双眼所见。2019年刚入驻时,确安科技厂区周围还是一片荒地,而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车间机器轰鸣。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7家,上半年实现产值20.97亿元。

    “它就像一张筛网,在一块手机屏幕大小的超薄金属上布满200万个微孔,定位出一个个红绿蓝像素发光点。”位于确安科技不远处的浙江众凌科技公司,记者见到批量生产的国产精密金属掩膜版。公司副总经理赵明烜欢喜地说,他们的产品决定着O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后,倍受国内各大OLED面板厂欢迎。而记者注意到,企业的部分厂房还在建设当中。受益于海宁在全省首创的分期竣工验收模式,企业今年已经实现产值2000万元,目前主流头部客户已经批量使用,年底前可以全面导入和量产。

    小小的芯片,已经在潮城海宁释放出了巨大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多的杭州、上海、北京等地的泛半导体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办厂。

    又一个“无中生有”的奇迹

     如今,经济开发区已是海宁泛半导体产业的主平台。截至今年9月,海宁经开区泛半导体产业已累计引进项目97个、协议总投资429.61亿元,其中半导体装备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158.12亿元,泛半导体产业群正呈现“多点布局,全面开花”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成为继续“皮革”后的又一个“无中生有”的经济奇迹。

    而在七年前,海宁与泛半导体产业大集群交集甚少。随着浙江全省掀起数字经济发展浪潮,2016年底,海宁市委、市政府在谋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接触了一批颇有发展潜力的半导体企业,在业界专家、知名企业家的建议下,进一步聚焦芯片制造、半导体基础材料、核心设备和零部件、光伏、新型显示等更广范围的泛半导体产业。

    事实上,一颗“芯”在海宁的迅猛崛起,即使没有先天基础,但海宁人向来有制造奇迹的基因,更有后天努力的韧劲。

    发展泛半导体,海宁势在必行。海宁向来具备较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有天通集团等产业链关联企业。同时海宁处在沪杭的黄金区位圈里,在海宁经济开发区开辟专区,高标准建设海宁(中国)泛半导体产业园是必然路径。

    壮大泛半导体,海宁有这份魄力。泛半导体产业在海宁从无到有,到多点开花,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近年来,海宁先后出台泛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实施意见;泛半导体企业研发人员可直接认定为海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在资金上,研发半导体产品通常需要3年到5年,海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变“事后补”为“事前投”。泛半导体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带动项目股权投资超30亿元。同时,牵手国家大基金体系,成立“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和“半导体芯鑫租赁平台”等等,很少有一个产业,会有如此之多的配套政策。

    追踪泛半导体,海宁有无数个“店小二”。海宁有的放矢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引,从设计、芯片制造到封测,从核心设备、零部件到耗材、基础材料,构建全产业链招商图。特别是重点攻坚半导体设备整机、零部件耗材企业,利用立昂微等头部企业的产业链聚集效应,加快补链成群。还利用合作基金的资源禀赋,抢抓一批产业关联性大、带动力强的“大好高”项目。

    “芯”赛道如何布局

    海宁花7年时间,实现了泛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

    芯盟科技的异构AI芯片、君原电子科技的静电吸盘,实现了技术突破;天通股份的铌酸锂晶片、拓荆科技的晶圆键合设备,均属国内首台套;湃邦新材料的光刻胶、元颉新材料科技的纳米二氧化硅实现国产……这些半导体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环节,创造了一一个响当当的“全国第一”,连同整体蓬勃发展的泛半导体产业,成为海宁一张响亮的“芯”名片。  

    新赛道如何布局?“我们明确差异化发展,聚焦专用装备、核心元器件和基础材料三个细分领域,同时兼顾设计、封测和制程等其他领域。”海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宁市已招引中国电子、新华三、江丰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并通过以强带强的模式,引进众多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产业链。

    备受关注的鹃湖科技城电子信息创新园于今年7月底竣工交付,园区聚焦智能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检验检测认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签约入驻企业10多家,园区计划本月内正式开园。

    眼下,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出国招商计划表也已排至12月,将紧盯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招引技术先进、落地性强的优质项目。“截至9月底,已累计引进项目97个,协议总投资430亿元,其中半导体装备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158亿元。”徐磊说。

    锚定未来,海宁力争到2025年,将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和半导体材料及元器件产业基地”,全市泛半导体产业规模达到500亿。

    10年究竟能否缔造一个500亿的集群?时间都会给出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用代码敲出梦想 海宁这位程序员将担任亚残会火炬手
    全网都在找的浙F367UJ车主 原来是海宁人
    好样的!海宁这位快递小哥插单派送“生命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