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元旦档(1月1日~1月3日),全国电影票房达12.99亿元,打破了2018年创造的12.71亿元档期票房历史纪录,其中元旦当日票房6.01亿元,同比增长107.12%,刷新2018年创造的3.68亿元元旦单日票房纪录。
其中,浙产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以四天7.59亿元的票房佳绩,成为元旦档票房总冠军,并有望成为2021年首部票房突破10亿的国产影片。
影片由韩延执导,易烊千玺、刘浩存领衔主演,朱媛媛、高亚麟主演,夏雨特别出演。
该片是导演韩延“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他继《滚蛋吧!肿瘤君》后再次续写生命故事。电影从两个肿瘤青年韦一航(易烊千玺饰)和马小远(刘浩存饰)出发,以他们背后的家庭为半径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珍惜的故事。
抗癌题材的电影并不鲜见,韩延为何再度挑战这一题材?选在跨年夜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又是如何触及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热闹过后,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这部诚意之作,你会有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成长,痛并快乐着
催泪,是人们提到抗癌题材影片最普遍的印象。的确,这一题材的电影因为涉及生命、死亡与伤痛,所以很容易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也正因如此,这一题材的影片往往很难拍,因为一旦把握不好,影片就只剩对于苦痛与磨难的呈现。
而《送你一朵小红花》以十八九岁的癌症男孩韦一航(易烊千玺 饰)为主人公,讲述他邂逅同样身患癌症的女孩马小远(刘浩存 饰)之后,对于疾病与人生的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学会面对,甚至敢于面对失去。
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处在癌症被治愈但又存在复发可能性的阶段。看上去像正常人一样,却终日提心吊胆,无法“恣意而活,认真老去”。
影片非常生活化地展现了主人公这样的两面性。
韦一航喜欢户外运动、徒步旅行,见到喜欢的女孩会害羞,会悄悄关注她的个人社交主页,他孝顺、关心父母却不擅于用言语去表达。
与此同时,因为生病他的内心变得纤细而敏感,将他那个年龄特有的自尊心加倍放大。他饱受脑部手术后产生的幻象困扰,因为休学没有好友也不与外人交往,甚至逐渐觉得自己是整个家庭的负担。
但影片规避了所有刻意的煽情,力图将一个普通患病青年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即使身体无恙,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和韦一航活得一样“丧”,怨生活的艰辛,或是前路的坎坷。只不过他的年纪还很轻,超越年龄的压力与苦痛让他比绝大多数的人有资格道一声“老天不公”。
与现实中四处可寻的韦一航不同,马小远才是银幕内外都难寻的特别存在。她5岁便生病了,让用癌症切片报告来“装酷”的韦一航在她面前也败下阵来。
与韦一航相比,马小远就是积极、阳光与生命力的“代名词”。“不打开,是韦一航的一种伪装”,而马小远向韦一航打开了一扇门,并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韦一航的成长与改变。
在遇到她之前,韦一航只是一个害怕失去生命的人,而遇到她之后,他学会了勇敢与爱,也开始明白无论疾病或是健康,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离开与失去。而与害怕相比更重要的,是不要等失去再改变。而片名中的“小红花”,正是对于主人公积极面对人生的一种褒奖。
易烊千玺和刘浩存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新生代演员的可塑性。当正常的生活都存在的不稳定性,导演在影片中善意地让他们在真实生活的环境里,用想象去体验“环游世界”的快乐。
无论欢笑还是泪水,两位演员真实、自然的表演,让观众能够感受并且愿意相信属于他们的快乐与苦痛。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式家庭”
上映5年,《滚蛋吧!肿瘤君》依然是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电影。而选择拍摄同题材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导演韩延面临的挑战比前作要多得多。
“《滚蛋吧!肿瘤君》更多的是在讲一个个体,就是熊顿这个人,她怎么去抗癌、怎么跟自己对话、跟病魔作斗争的一个过程。《送你一朵小红花》更多的是一个群体、群像、家庭,更多的是当我们面临这个疾病的时候,得了病的人和没得病的人,陌生的人和熟悉的人,我们怎么样去面对这个事情。”韩延介绍。
所以,这一次观众看到的是两个“中国式家庭”与命运的抗争。所谓“中国式家庭”,你我都再熟悉不过,因为我们都在这样的家庭里出生、长大。
但观众越熟悉的事物,在电影里表达起来却是越难的。在以往同题材的影片中,主人公的家庭可能只是一个“背景板”一般的存在,或是一个“公式化的表达”,难以引发观众共情。
但在《送你一朵小红花》中,主人公的家庭都是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无论韦一航的父母,还是马小远的父亲,都呈现出具有“表演型人格”,或是夸张于常人的一面。韦一航的父亲沉迷于自己三脚猫水平的“雕刻艺术”,他身为会计的母亲更是无时无刻恨不得把一毛钱掰成两毛钱来花。
他们难道不担心,不难过吗?
韦一航的爸爸看到儿子为了攒钱不顾身体去试药,气到动手打他。在家人为他打气“一定要坚持为孩子看病”时泣不成声。
他的母亲看到路上有胳膊有腿却背着孩子乞讨的母亲,她边含着泪责骂让对方自食其力养活孩子,却还不忘塞给对方一百元钱……不,为人父母,他们远远比自己的孩子更担心,更难过。只是他们是孩子的精神支柱,他们知道就算天塌下来,他们都要为孩子先挡着。
影片用了不少这样真实且感人的细节,将这种中国式温情而含蓄的表达,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情感的表达,值得每个人结合自身去思考。
亲情在韦一航的故事里,是父母起早摸黑、节衣缩食的坚持,是他们发现儿子有喜欢的女孩时偷偷打的赌,是每天事无巨细的叮咛……而换作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影片快结尾处,韦一航的父母录了一段视频,回答儿子“如果我不在了,你们会如何生活”的提问。这可能是你我在现实生活中打死也问不出口的问题,他们是怎么回答的?你可以自己去影院找寻答案。
送这个陌生的世界一朵“小红花”
“我们先让观众共情,然后再让大家思考。从对一个家庭、一个族群的关怀,扩大到对陌生人的关怀。我觉得是整个电影表达的一个半径。”这是导演韩延创作《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初衷,也是影片跳脱两个家庭之外对于影片主题与立意的升华。
对于陌生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关怀,比起因亲情、友情与爱情而产生的爱,更加难能可贵。
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场景之一,便是韦一航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父亲,点了一碗红烧牛肉饭,而这位孩子已经离世的老父亲,含着泪在医院门口的街边吃完了这碗饭。
韦一航之前在医院里见过这位老父亲,他为了给女儿治病,自己舍不得吃饭,还骗女儿自己刚刚在外面吃过红烧牛肉饭。韦一航能做到的,也许只有这小小的善举,但对于这位老父亲来说,或许是弥足珍贵的支持。
这一场景来自导演韩延的真实经历,他曾在医院门口目睹过类似的一幕。导演希望通过影片告诉观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在世,没有谁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而你我力所能及的小小善意,就像是一朵送给别人的小红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
《送你一朵小红花》尝试用多种角度,去描绘两个癌症病人与他们的家庭的生活与内心的变化。尽管在现实的世界里,人们也许会遭遇百倍的困苦。但正如导演所说,最好的时间,没有早和晚,就是现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