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10月15日,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杭州联合主办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议强调,全省社科理论界要完整、准确、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社科理论界新的贡献。本端今起摘登部分专家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这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确立了行动指南。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是百年党史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回首百年党史,我们党始终将正确的政绩观贯穿于党的建设和执政实践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从政倾向和行为方式。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思想观念是党员干部从政绩效的前提,能够有效提高党员干部的从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现实需要。能否创造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绩,是管党治党能力水平最集中的体现。有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推动党员干部确立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目标追求,激发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动力。
深刻把握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从价值取向上看,正确政绩观体现在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上。正确的政绩应该是既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能够经受历史检验的好事。从检验标准上看,正确政绩观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政绩的检验标准也就不同。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着力点,就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实现途径上看,正确政绩观体现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正确政绩观必然强化实干、实效导向,要求正确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突出“防止政绩冲动”,践行正确政绩观。正确政绩观理应是干事创业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深层次上高度统一。要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要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树立“政贵有恒”的意识,干事创业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保持政绩连续性,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显功”与“潜功”的关系。要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坚持注重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将实干精神和结果导向融入实际工作中,切实增强工作的务实性、有效性。
【作者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