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钱塘江南岸多了一座“城” 杭州江南科学城首揭面纱

    潮新闻 王心慧 记者 张留 共享联盟·滨江 宋桔丽 王宇2023-10-16 08:15全网传播量1万
    00:00
    00:00

    零磁科学谷效果图

    杭州高新区(滨江)迈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10月16日,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研究院举行。会上,《杭州江南科学城概念性规划》首度发布,未来,钱塘江南岸将崛起一座规划面积达37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

    浙江迄今布局了两个大科学装置,其中一个就位于高新区(滨江)的江南科学城。以“极弱磁大科学装置”为统领,江南科学城规划了约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其中,核心区的核心——国际零磁科学谷,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

    “极弱磁大科学装置”近边布局了量子实验楼、白马湖实验室、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形成了江南科学城创新生态体系的核心载体。

    对接杭州全域创新格局,立足高新区(滨江)“天堂硅谷、硅谷天堂”总体目标,高新区(滨江)公布了江南科学城的目标定位——原始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区、科教融合示范区、山水品质公园城和智慧城市新地标。

    杭州江南科学城效果图

    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座“城”?

    对于高新区(滨江)自身来说,江南科学城将为其增添新的发展引擎。聚焦原创科学发现,江南科学城将汇聚世界一流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导入顶尖科学家及科学后备人才,补足杭州高新区现状原始创新能力短板,迈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立足整个杭州来解读,江南科学城东联萧山、钱塘,有利于推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多元互动,强化原研创新与智能制造高效联动,以“点”的突破引领带动“廊”的提升,为“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当日,杭州江南科学城公布了“两轴三片连两翼、山水智链串多点”的规划结构。

    “两轴”,即以彩虹快速路和时代大道为两大空间主轴。

    “三片”,即零磁科学谷、智慧新天地和生态创意城。其中,零磁科学谷作为源头创新与技术研发区,生态创意城作为基础研究与综合服务区,智慧新天地作为协同创新与综合服务区。

    “两翼”,即智造供给小镇和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的视觉智能园区。其中,智造供给小镇是成果转化与智造服务区,视觉智能园区是成果转化与高端智造区。

    据了解,江南科学城将突出“山、水、科、城、人”五元共生的建设理念,依托白马湖一带生态本底优势,打造蓝绿交织的无界科学公园。

    会上,高新区(滨江)发布了《区“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聘任签约专家咨询组,揭牌白马湖低碳节能概念验证中心和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两个科研平台,并签约落地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高新区(滨江)发布了近三年科技创新领域荣誉榜单,为2023年获省“尖兵”“领雁”立项企业代表授予政府资助支票。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打造了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数字健康小镇、智造供给小镇、白马湖创意小镇等一批创新载体,随着今年以来中国视谷、国际零磁科学谷、中国数谷加快谋划推进,“一园三谷五镇”的全域创新阵势已经初步显现。

    “我们将为前沿攻关聚能,擦亮创新发展策源地的招牌,让硬件‘先行’支撑科研‘先成’,让人才‘集聚’推动攻关‘集成’,让政策‘加法’带动创新‘乘法’”。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表示。

    下一步,高新区(滨江)将以杭州江南科学城为战略支点,西联城西科创大走廊,提升全市创新策源能力;东接城东智造大走廊,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使江南科学城成为“两廊联动”的关键纽带,为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贡献更多滨江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3.91 % 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创新高
    创·未来之志丨矢“志”不移,剑指全球创新策源地
    沪苏“科技集群”首次入列全球Top5
    建设“产才融合示范区” 萧山以优质服务构建人才发展最优生态
    全面亮出“科创绣带”品牌 上海徐汇发布六大科创街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