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时隔三年,中国美术学院再次开放!秋日打卡走起

    潮新闻 记者 黄葆青2023-10-15 08:27全网传播量23.1万
    00:00
    00:00

    身处杭州西湖区,环境与建筑独具美感的国美象山校区一直被大家所称道。时隔三年,中国美术学院终于再次对公众开放啦!

    校友以及校外人员该如何预约参观呢?开放后美院有哪些打卡点?这份访客指南请收好!

    预约方式

    1、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校友可凭校园码、电子校友卡或身份证通行。

    2、公务访客通过“企业微信/国美钉”访客预约功能,填写访客信息后凭访客码通行。

    3、家属访客(含教职工及学生家属)通过“企业微信/国美钉”访客预约功能,填写访客信息后凭访客码或身份证通行,通行时间8:00-22:00。学生每月可申请3次(每次3人)。

    4、公众访客提前1天通过“微国美”预约申请或校区门口二维码现场申请,凭通行码或身份证在相应时段由人行通道进入预约校区,通行时段为双休日、节假日8:00-20:00(学校大型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寒暑假期间学校对公众访客不开放申请。

    5、团队访客(5人及以上)须出具公函并由二级学院或职能部门通过“OA—大数据平台—数据应用—访客管理—信息查看—访客预约记录—导入”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由校园安全处审批后通行。

    公众访客预约码

    打卡指南

    进入美院,就不得不提到王澍这个名字,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的王澍是象山校区的设计师。

    不负盛名,中国美院成为了一座有影响力的建筑。鸟瞰象山校园,体量巨大的建筑群集中围绕着山体呈现半月形,建筑随着山势扭转腾挪,小心地把场地上原有的池塘、农地和流水保留下来。

    当年王澍教授就说,在完成象山校区的规划之前,他去了六和塔好几回,然后拍下了塔内各个窗口向外看的镜头。这些六和塔作为取景框的画面,收集了不少微妙的山水美景,后来王澍做了一定的变化,把他们搬进了象山校区之中。

    这座象山校园,一建造起来就有时间,带着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因为在建造中,它大量使用回收的旧材料。

    “瓦可不可以用旧的,旧的比新的便宜一半,我说当然可以,有多少用多少。房子造好,就已有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设计师王澍说。

    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他和工匠在一起,一砖一瓦地学;他还曾在一件作品里,把施工人员、工匠的名字一一列出来。

    和王澍对于自然和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不得不提到位于美院中心的中国民艺博物馆了。

    中国民艺博物馆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它的外形层层叠叠宛如茶田掩映在风光旖旎的山间——

    许多本地老民宅曾使用过的瓦片和石材,让这里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隈研吾所打造的这座建筑贯彻了他的“负建筑”理念,新建的民艺馆有机地融入了原有的山水。

    “隈研吾真正做到了让建筑消隐,把山的形状保留了下来;整个博物馆建筑群就像一个山村。”

    爬到屋顶最高处的平台,能看见菱形的青瓦屋顶交织掩映,与远处有着同样舒缓斜面的教学楼遥相呼应。

    当然,参观美院不得不提的还有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 “红房子”。

    这是国美继王澍和隈研吾之后的第三个标志性建筑,这座建筑是葡萄牙著名建筑设计师阿尔瓦罗西扎的作品。

    2018年,中国美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被刷屏了,因为被众多文青奉为打卡之地,网红的名头也顺势挂下。

    他是国内第一个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博物馆,全球都不超过5个。

    外立面是安哥拉红砂岩,据说在晴天和雨天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内部是简洁、纯粹的白色,又充满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变化,随便一拍都是大片!

    和“红房子”相辅相成的还有墙边的一棵老樟树。在建馆之前,这棵树就在这里了,西扎把这棵樟树作为设计的一部分保留了下来,后来也成为博物馆不可或缺的一员。

    目前,两处博物馆不再需要往上预约,可以随时前往参观。

    这两天天气晴好。向日葵沿着田垄一个个探出脑袋,成片成片的分布在校园里很多地方,抓紧来的话还能赶上。

    图源:之江全知道

    来源:西湖文旅发布

    潘骏

    相关新闻
    蹴鞠、射箭、投壶有多好玩?一群特殊孩童提前感受了一把亚残运会
    00:51
    新昌调腔青春力量绽放:00后演员为古老剧种注入新生力量
    01:06
    灵隐寺首出“四大神兽”套色章,“集章式旅行”又有了“新景点”
    传统景区如何破局升级?江山清漾毛氏文化村从传统的观光式转入沉浸式体验
    帧帧如画卷 余杭北湖湿地生态之美令人沉醉
    00:4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