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转眼秋凉,重阳将至,九九重阳,有长久长寿之意,在这敬老孝亲节日传统下,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一位老人和儿女们的心愿。
2023年,杭州市开展老年人“口福”行动公益项目,杭州市口腔办指定杭州口腔医院城西院区为西湖区中老年人口腔检查定点医院。值此重阳节之际,杭口城西将为5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市民特别送出“十全十美口福礼包”。
扫码即可报名领取
▼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器官功能的确会开始衰退。所以很多老年朋友们都会认为,既然牙齿也是人体器官的一部分,用了这么多年了,年纪大了掉了也是很自然的生理现象。实际上并非如此,“老掉牙”是一种病,而非生理现象。牙齿掉落不该是年龄“背锅”。
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8020”的口腔健康理念:即80岁的时候,应该还有20颗牙齿可以使用。而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80岁以上还能保留20颗牙齿的老人仅占18.4%,60岁以上的缺牙人群高达86%。
谁是真正的牙齿“杀手”?谁导致我国老人牙齿“战线”全面失守的呢?
是龋齿以及牙周炎!
老年人是根面龋的易感人群。根面龋是指发生在牙根面或釉牙骨质界处的碟样龋损,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主要病因是牙龈的生理性退缩使得牙根暴露、邻间隙增大,大量食物嵌塞、菌斑堆积,导致局部牙体组织被破坏。
由于根面龋发病位置隐匿,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严重的根面龋易引发牙折而形成残根,是导致缺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种缺牙的主要原因就是牙周炎。牙周炎是因为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的,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早期,牙周炎表现为牙龈炎,临床上表现为牙龈充血、红肿、出血症状,进一步严重的话,可发展为牙周袋形成,牙槽溢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乃至脱落。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35-44岁居民中,口腔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87.4%,成人牙周病患病率80%以上。
换句话说,95%以上中国人的口腔健康,都处于这项疾病的威胁之下。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牙齿的健康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牙周炎不仅会让你的牙齿提前“下岗”,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杭口城西院区专家提醒,如果有以下情况就得敲警钟了:
1、牙齿位移,缝隙变大
2、牙龈红肿发炎、牙龈经常出血
3、牙龈萎缩,牙齿看上去变长了
4、牙菌斑、牙结石堆积明显
5、牙龈与牙齿之间有剥离的现象
6、咬东西时,牙齿酸痛或无力
尽管现在有假牙可替代,但牙齿还是原装的好。想要早期预防根面龋及牙周炎,就需要做好牙齿邻间隙的清洁,这维护老年人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视觉中国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老掉牙”呢,记得护牙“三步走”!
第一步:有效刷牙
大多数人都使用“拉锯式刷牙”,也就是横刷牙。长此以往,牙齿表面会刷出一道道槽沟,导致楔状缺损,暴露牙神经和牙髓,各种口腔问题随之而来。这样的刷牙方法既不能很好地清洁牙齿,反而给牙齿带来损伤。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通过这种科学的刷牙方法加上餐后牙线的使用,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口腔卫生,减少龋齿的发生。
第二步:定期检查
之所以建议大家定期口腔检查,是因为前面我们提到的牙周炎不仅会导致牙齿缺失,最可怕的是它会让牙齿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成片‘倒下’,危害远大于龋齿。而且牙周炎症状不明显,日常自检很难发现,我们建议大家每半年定期到口腔医生这里做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
第三步:定期洗牙
说到牙周炎,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洗牙这件事。根据调查,90%以上的老年人都有牙结石,需要做洁治。洗牙就是龈上洁治,是口腔医生用专科的医疗器械将牙齿表面堆积的牙菌斑、牙结石清除,保障牙周健康。洗牙的目的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为了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定期洗牙相当于定期给牙齿做一次大扫除,把牙齿上的陈年老垢清除掉,这样也能尽量避免牙周炎的发生概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