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展现嘉兴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效,浙报集团嘉兴分社(红船分社、长三角分社)联合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在潮新闻客户端开展“‘千万工程’看嘉兴”活动,集中对各镇街推荐的70个典型乡村进行展播,助推嘉兴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创新强村富民路径,在“两个先行”“两个率先”中锚定跑到,努力绘就全域美丽诗画江南村景图。
本期展播案例:
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养猪村”变网红村
2013年之前的竹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华东养猪第一村”,蚊蝇乱飞舞,处处猪粪臭。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以来,通过全域退养、全域整治、全域秀美,竹林村实现了从“养猪第一大村”到省级3A级景区村庄的精彩蝶变,闯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竹林路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14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村级经常性收入252.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22190元增长至2022年39737元。成为生活便捷、幸福安居的现代乐活村居典范。
近年来,抓住“三改一拆”和环境整治等契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拆除自有猪棚,带头转产转业,增强普通村民对转产转业认可度和拆除猪棚的主动性,有效带动群众参与融入,2013-2015年共拆除猪棚近40万平方米。另外,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的模式,成立家庭农场联盟,助推乡村农业转型升级。竹林村先后投资1300万元,修建多处文化阵地,高以永史料陈列馆展现“忠孝世泽,清白共守”的优良家风和清廉文化;学稼公社体现实事求是的文化宗旨和农稼农事的文化传承;晓弦诗文展览馆展现竹林真实的农村生活,有效保护和传承村落特色文化。同时,组建腰鼓、莲湘、排舞等近10支文艺队伍和羽毛球、游泳、瑜伽等8个社群,切实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此外,生猪养殖这个支柱产业转型了,农民收入怎么增长?竹林村探索创新,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自然、文化、农耕等资源,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鼓励村民参与民宿、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围绕散客、研学、团建、节庆等项目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及主题活动。截止2022年底,竹林景区共计接待游客66.5万人次,接待各类党政考察团624余个,带动竹林村直接就业76人,间接就业248人,实现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