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看嘉兴丨海宁市海昌街道双喜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步走

潮新闻 编辑 李洁薇2023-10-11 08:38全网传播量886
00:00
00:00
为全面展现嘉兴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效,浙报集团嘉兴分社(红船分社、长三角分社)联合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在潮新闻客户端开展“‘千万工程’看嘉兴”活动,集中对各镇街推荐的70个典型乡村进行展播,助推嘉兴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创新强村富民路径,在“两个先行”“两个率先”中锚定跑到,努力绘就全域美丽诗画江南村景图。

本期展播案例:

海宁市海昌街道双喜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步走

二十年来,双喜村深入践行“千万工程”,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长期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并引入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实际发展中遇到新困难、新问题。

双喜村通过设立“可回收垃圾兑换超市”,以“鸡毛换糖”的方式,以奖代补,积极引导村民转换观念,走出一条垃圾分类治理的新模式。村民可以将废弃的易拉罐、塑料瓶、香烟盒、旧电池、烟蒂等生活垃圾带来兑换环保袋、牙膏等等。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从60%提高到98.8%。

作为二级水源保护区,探索形成“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拆除工业园区约15000平方米,拆除大棚房约2112.95万平方米,复耕土地357亩,种植生态经济林500亩。进行碧水绕村、污水零直排工程,被评为“美丽河湖”,依托鸟类、鱼类等观察路线,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开展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进行生物多样性探访活动。

双喜村千亩良田创新水稻种植模式,引进机插秧,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做“生态农业”的践行者,由晚粳稻百亩攻关示范方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嘉67”,创造了浙江省当时常规晚粳稻亩产最高新纪录。千亩良田内进行人工除草,属于无草甘膦区块,推动了乡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比翼双飞。并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打造数字化智慧农田,在千亩良田内设置监测点、灭蚊灯、观光塔、生态沟渠等。千亩良田主要道路完成白改黑,地面彩绘和稻田道路两侧绿化;打造稻田微景观,稻田主题装置和互动装置和高效农业展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