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这届亚运会视觉超有文化,“老市长”苏东坡的笔意看出来吗

    潮新闻 厉亦平 施涵予 俞越 胡蓉 周霜2023-10-09 07:12全网传播量2314
    00:00
    00:00

    杭州亚运会在10月8日晚正式闭幕。最近关注亚运赛事的观众,这段时间的视野里总会出现有一排象征钱江潮涌的水意线条,一抹欢聚活力的渐变“虹韵紫”,或一系列生动勾勒的运动瞬间……这些和谐又各有特点的元素,都是杭州亚运会视觉形象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会徽、口号、火炬、奖牌、吉祥物、体育图标、核心图形、色彩系统、引导标识、二级标志以及拓展设计等。它们体现在赛场内外的每一处细节中。

    这些颜值与功能齐飞的设计,出自各领域的设计大咖。他们将杭州的历史性、人文性、生态性、智能性等特点精心设计呈现,共同塑造了亚运会的整体氛围和美学基调。同时以视觉化演绎的方式将东方美学、历史遗产、江南人文、数字智能这四个维度的抽象内容进行设计,经由亚运会向全亚洲传递和表达有品质、有文化的中国艺术设计。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口号

    会徽:“潮涌”携手共同向前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

    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会徽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袁由敏领衔设计。

    除了会徽等一级形象标志,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还有七种二级标志,包括可持续标志、公众参与标志、测试赛标志、智能标志、火炬传递标志、文化活动标志、志愿者标志,以各具特色的图形特征诠释着不同亚运活动主题。二级标志的项目设计工作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担任艺术指导,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王弋领衔并带领团队共同创作完成。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与二级标志

    在统一的视觉结构关系和色彩体系下,各个标志形成相互关联、有机和谐的整体。如文化活动标志提炼了良渚玉璜中的传统纹样赋予图形中,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古今传承;志愿者标志以外部众多心形构成的正形和两个人共同托起一颗爱心的负形,完美诠释亚运之爱的汇集与凝聚。

    体育图标:动静相宜的运动韵律

    体育图标是运动会重要的视觉形象元素,广泛应用于场馆内外的标识和装饰、道路指示系统、运动员参赛和观众观赛指南等各个方面。为顺应新媒体传播趋势,彰显“智能亚运”亮点,杭州亚组委不仅发布了静态体育图标,而且推出了亚运会历史上首套动态体育图标。后者由袁由敏、宣学君、陈申领衔共同完成。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体育图标

    体育图标包括40个大项、61个分项,用极简的元素,做出了充分的表达。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使用了中国传统国画里双勾线的画法;同时双勾线与潮头线条相似,与亚运会会徽形成呼应。在串联所有图标时,使用了东晋时期“曲水流觞”的历史元素,以弯曲的线条勾勒溪水的模样,让每一个图标个体都活灵活现,也传达出欢聚的亚运理念。设计团队反复研究各个项目的动作,确保图标动作的规范准确,并且测试了每个图标在不同颜色、材质的载体上呈现出来的效果。

    动态体育图标系统视频动画,动作精准到位,节奏清晰明快,效果一目了然,背景音乐以江南丝竹为主,融入鼓乐。干净利落的动画效果,清晰明快的节奏律动,将江南诗意的韵味与竞技体育的力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色彩系统:“淡妆浓抹”的城市特质

    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主题为“淡妆浓抹”,灵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通过对中国色彩文化和杭州城市特质的提炼与浓缩,设计出以“虹韵紫”为主,以“映日红、水墨白、月桂黄、水光蓝、湖山绿”为辅的色彩系统,挥洒出既有葱郁湖山自然生态,又富创新活力运动激情的新时代杭城华彩画卷。

    杭州第19届亚运会色彩系统“淡妆浓抹”

    “虹韵紫”源自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色,既是欢聚和交融之色,也是活力与创新之色,象征“日月交辉、时代风采”,传递幸福吉祥、昂扬奋发的美好寓意,是塑造杭州亚运会独特视觉形象的重要基础。作为辅助色,“映日红”取霞光、气韵之色、“水墨白”取淡墨、包容之色、“月桂黄”取桂花、芬芳之色、“水光蓝”取晴空、水波之色,“湖山绿”取青山、生态之色。不同色系之间通过形的组构与叠会方式形成组合应用,与“虹韵紫”交相辉映。

    较以往亚运会色彩系统不同的是,这次“淡妆浓抹”中发布的颜色,都是渐变色。色彩系统设计者,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执行所长,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郭锦涌表示,色彩是相对的,同样的色彩在不同光照下,表现出来的效果其实是不一样的。比起单一的颜色,渐变色拥有更多的灵活度和适应性。

    本届亚运会的核心图形、引导标识系统等设计的色彩元素,也都与“淡妆浓抹”保持一致。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引导标识系统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引导标识系统

    开幕式扇面引导牌字体:隽永飘逸的颜体

    “亚运会开幕式上各个代表团引导牌上名字是书法哎!”“是谁写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引人注目,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仿佛带着“显微镜”来观看,生怕错过了导演组隐藏的每一个小细节。导演组用中国传统书法来展现代表团名,这样富有诗意又有独特江南韵味的创意,自然被眼尖的观众给发现了。据了解,这些书法出自西泠印社社员钮利刚的手笔。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作为杭州最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文化“金名片”,今年恰逢建社120年的西泠印社,自杭州成功申办亚运会起,就积极参与其中,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和活动。此次接到书写45个参赛国和地区名的任务,西泠印社更是高度重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总导演沙晓岚要求的“隽永飘逸”的书法字体的要求,社里经过多种尝试,初步筛选了苏东坡体和颜真卿体,最后开幕式主创团队选择了雄浑、宽博的“颜体”,由钮利刚书写。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颜体楷书结构方正茂密,气势庄严雄浑,”钮利刚表示,虽然此次书写的都是简体字,书写起来有点“别扭”,但他很快调整状态,在试写之后,便一气呵成,花了六七个小时顺利完成任务。他还特意挑选了富阳的白唐纸来书写,亦具有“杭州特色”。

    钮利刚为亚运会开幕式节目单书写的作品

    开幕式当天,钮利刚和大家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代表团的出场,“开幕式上以扇面引导牌、地屏之上勾勒出各种团扇造型、书法这样独特的江南韵味迎接运动员入场,展现了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融合的精神。”看到扇面引导牌和大屏幕上的出现的一个个名字,他既激动又有点小遗憾,“要是写得再厚重一些就更好了。”

    他还告诉记者,其实亚运会开幕式节目单上的“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这几个字也是他写的,采用杭州“老市长”苏东坡的笔意。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耗费了他更多精力,“写了好几稿都不满意,整整写了半天。”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节目单

    西泠印社一直以来致力于文化传播和印文化的推广工作,作为西泠印社的一份子,此次自己的书法能在亚运会开幕式上呈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书法的魅力,钮利刚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他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笔墨当随时代”特征,让更多的人关注、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待更多的世界友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火炬奖牌字体设计:润泽的隶书

    让一个青年画家来设计亚运会字体形象,是一种怎样的机缘?“在准备发布火炬形象的阶段,我接到火炬设计团队的邀请,由我负责‘薪火’的字体形象设计工作。一个画画的设计字体,而且是这么重要的盛事,压力和责任很大,这是我的荣耀。”阳帆十多年前,走出广西重重大山,来到杭州求学、工作,杭州给予了他太多,这是他回报这座城市的机会。

    接到任务后,阳帆全身心投入其中。无数个夜晚,他匍匐在灯下不厌其烦地用毛笔在宣纸上一遍遍书写,写了又改,改了又写。通过不断揣摩,他基本厘清了三点思路:首先,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第二,传统要与现代相结合,充满江南韵味。第三,字体形象的设计采取隶书的取势方法,色彩的选择借鉴杭州亚运会核心图形主题“润泽”。

    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

    夜以继日的修改优化,“薪火”字体形象终于逐渐成型。“薪火”既是书法,也是设计。字形根据具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特征的隶书字姿态,同时笔触加粗,转折圆润,“火字”笔势向两边分张,就像运动员在奔跑;在色彩上,映日红渐变虹韵紫,又像薪柴燃烧,迸发力量,充满活力。

    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字体

    2021年9月15日晚8点,阳帆终生难忘的时刻,万众期待的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终于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为了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早早就等候在了体育馆内,直到火炬从舞台中央升起的那一刻,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松下来,我将永远铭记这一难忘的时刻。”

    由于“薪火”字体的设计成功,阳帆紧接着又完成了“火炬家族”系列字体形象,同时还为杭州亚运礼仪服装和亚残运会礼仪服装分别设计“云舒霞卷”和“远黛青山”字体形象。

    “云舒霞卷”和“远黛青山”字体形象

    今年5月9日,杭州亚运会奖牌设计团队联系阳帆,希望他为亚运奖牌“湖山”也设计一款字体。

    奖牌“湖山”,是继会徽“潮涌”、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核心图形“润泽”、火炬“薪火”后又一杭州亚运会视觉形象体系的核心元素,是亚运文化美学的重要表达。

    有了设计“薪火”的经验,这次的任务就得心应手了许多。由于奖牌的设计灵感源自五千年良渚文明,将方形玉琮和圆形奖章融为一体,所以奖牌在视觉上呈现了方圆相融的显著特征,这也是奖牌字体设计时的重要参照依据。

    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

    “为与奖牌视觉形象匹配,‘湖山’二字在造型上更注重方圆结合的关系处理,字体的线条弧度与奖牌边缘的弧度尽可能一致,圆中带方,是此次亚运字体中形象最为方正的。字体色彩是以虹韵紫到水光蓝的渐变,温润细腻,与奖牌的整体形象相得益彰。”阳帆说。

    6月15日,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杭州亚运会奖牌“湖山”正式发布,其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和深邃丰富的内涵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阳帆没想到的是,他与杭州亚运会的缘分还在延续、越变越深。7月20日,杭州亚运吉祥物设计者张文找到阳帆,希望他为吉祥物重新设计一组字体,既能够体现江南特色,又能够与吉祥物可爱的卡通形象更匹配。为达到童真饱满的效果,阳帆特意强调了笔势的弧度与韵律,笔画较粗,形成了生动圆润的视觉效果。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

    “琮琮”作为视觉中心,为符合其张开双臂的形象,所以琮字在设计时较为舒张,横势较为明显。“宸”字内部结构较为紧凑,下部笔势分展,更符合拱宸桥稳健的结构特征。“莲”字的草字头如同两朵荷叶盖在头上,底部如同一艘缓缓驶入的小船,让人们产生无尽的联想。

    “江南忆”三字并列在一起,横势较为突出,“南”字内部结构如同江南小船驶过后的水纹,波光粼粼,将左右两字在视觉上串联起来,使得“江南忆”三字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满了流动感和韵律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厉亦平

    相关专题
    馆够:各大展馆带你逛个够
    相关新闻
    人文之美让亚运更精彩
    潮评|璀璨人文,是杭州亚运最深挚的回响
    第11棒火炬手宋建明:跑在自己把关的杭州亚运美学设计里
    亚运赛场上的“云舒霞卷”
    亚运浪潮起 携手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