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伊朗代表团的随团助理,浙江外国语学院“小青荷”张梦昕凭借贴心服务,在伊朗代表团和亚运会“小青荷”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有一次,张梦昕陪同伊朗代表团的团长与副团长去观看男子60公斤级的散打决赛,由于11点还有一个“1974年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特展”,张梦昕和副团长法瑞德先生只好先行离开,参加特展活动。
因为时间较为紧张,法瑞德先生没来得及吃早饭。上车后,司机师傅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面包送给了法瑞德先生,法瑞德先生十分开心,对司机师傅表达了感谢后收下了面包。
展会后,主办方给代表们发了两盒月饼。为表达感谢,法瑞德先生将其中一盒给了司机师傅。
看到这一幕,张梦昕对法瑞德先生说道:“法瑞德先生,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礼尚往来’,意思是说在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就像您和司机师傅那样。”
法瑞德先生笑着说道:“在中国,这种行为确实是人之常情。”接着,法瑞德先生还请张梦昕帮忙纠正“礼尚往来”四个字的中文发音。
小青荷张梦昕与萨拉米先生合影
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天后,张梦昕带领伊朗代表团官员萨拉米先生去村外酒店办理入住。由于酒店前台人员并不会说英语,张梦昕便承担起翻译的职责,并且帮助萨拉米先生成功连上了WIFI。期间,张梦昕发现萨拉米先生好像对他胸前佩戴的熊猫徽章感兴趣,于是便把徽章送给了对方。
回到亚运村,萨拉米先生特意向工作人员要了2枚徽章,并把其中一枚送给张梦昕。当张梦昕激动又惊喜地接过徽章,并向他表达谢意时,萨拉米先生立刻用中文回复道:“不用谢,礼尚往来!”
同伊朗代表团相处的日子里,张梦昕收获颇多,既为能够向伊朗友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又为看到代表们真正认识到中华文化所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素养而高兴。“我想,这不仅是他们对于我的工作的认可,更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上展现的良好形象以及巨大的影响力。”张梦昕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