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浙江省海港集团供图
海风吹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港口,这里已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百余艘船舶在这里停靠、数百万吨货物在这里装卸,它们即将运往世界各地。这里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
9月12日,亚运火炬传递宁波站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宁波舟山港的“大国工匠”竺士杰,他迎着海风跑进了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薪火”的到来让浙江省海港集团3万多名职工为之振奋。码头上,“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醒目的标语向世界传递着“世界第一大港”步履不停地磅礴雄心。
从曾经的地方小港到如今的“东方大港”,20年来,宁波舟山港书写着海上传奇——连续14年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一。海洋资源是浙江最大优势之一。2003年,“八八战略”擘画了浙江发展蓝图,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浙江率全国之先开启了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探索。
攻坚克难
宁波舟山港完成整合
在浙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版图中,宁波舟山港是光彩夺目的一笔。
2023年7月5日,40万吨矿船“巴西”轮在数艘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靠上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1号泊位。至此,68艘全球最大40万吨矿船悉数打卡宁波舟山港。
宁波舟山港综合实力的跃升,正是得益于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当下人们所熟悉的宁波舟山港原本是两个独立的港口——宁波港和舟山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副部长常林回忆说,当时两个港口彼此分立、各自为政、竞争激烈,无法形成对外合力。
浙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占全国的20.3%,居全国首位。如何将浙江建设成海洋经济强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把目光聚焦在相当于全省陆地面积2.6倍的蓝色海域上。《习近平浙江足迹》中写道:“习近平在第一次考察宁波的时候就提出,要加强与舟山的联合,逐步推进宁波港、舟山港的一体化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两港一体化逐步拉开序幕。2005年12月20日,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挂牌成立;2006年1月1日,“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宁波、舟山两港共处一个区域、共享一条航道,共同一处港城,如何让两港以一个港口、一个品牌参与到国内外航运市场的竞争中,这是一件需要突破的大事。“宁波-舟山港”一横隔在中间,意味着两者并非实质性的一体。只有打通重重壁垒,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为了去掉这一横,浙江用了将近十年时间。
这是一次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的资本运作,体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心。2015年9月,在短短一月时间,尚在筹建中的省海港委会同宁波、舟山两市和省级有关部门、港口企业紧锣密鼓地绘就宁波舟山港以资产为纽带实质性一体化的蓝图。2015年12月,宁波舟山港集团完成整合组建,新组建宁波舟山港集团由宁波港集团和舟山港集团通过股权等值划转整合组成。
从最初的宁波、舟山港,到随后的宁波-舟山港,再到今天的宁波舟山港,看似是名称变化,实则是这个“东方大港”的不凡发展历程,而这也为浙江海洋经济强省积蓄了发展的动能。
联动一体
“东方大港”逐梦蔚蓝
两港的整合是浙江推进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当前,海洋港口一体化之路正向着深度和广度持续发力。
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环球航运广场的浙江海港大楼是浙江海港集团总部的办公地。在海港集团企业发展展示厅里,巨型沙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宁波舟山港19个港区和纵横交错的航道。镇海、北仑、大榭、穿山、梅山……各港区散落其中,彼此由航道相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这蓬勃的景象,离不开一体化之后的深度融合。虾峙门航道是宁波和舟山间一条重要的航道,但在一体化之前,两地船只往来的申报审批各成体系,航道通行失序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善。两港一体化进程中,对虾峙门进行统一管理被提上日程。在浙江省海事局牵头下,两港成立了交通流组织,统管虾峙门过往船只的审批手续和秩序管理,从此虾峙门航道终于有了自己的“航班表”。
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首战告捷后,全省海洋港口备受鼓舞。2016年开始,浙江省海港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市政府支持下,加快了对嘉兴、台州、温州等沿海五港、义乌陆港及有关内河港口的整合步伐,让分散的港口资源聚合成“一个拳头”。目前,浙江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以浙东南沿海温州、台州两港和浙北环杭州湾嘉兴港等为两翼,联动发展义乌陆港和其他内河港口的“一体两翼多联”的港口发展新格局。
“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还在继续,但整合的效果已经显现。一体化改革前,省内各海港体量有限,单个港口在国际贸易中话语权小。一体化改革后,宁波舟山港内部资源调配、统筹协调能力越来越强,在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浙江省海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东方大港”在逐梦蔚蓝的路上正书写着传奇。2016年至2022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从9.2亿吨增长到12.6亿吨,年均增幅5.4%,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触角延伸
清廉海港稳步推进
在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之路上,省海港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下属公司越来越多,如何让清廉成为发展的底色?
日前,海港集团巡察组刚完成今年第二批3家公司的巡察进驻,这是本届党委开展第二轮内部巡察。而像这样的内部巡察,海港集团已连续开展了5年。自2018年开始,海港集团组建了专业的巡察团队,常态化开展巡察工作。“巡察是对下属公司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省海港集团纪检监察室主任徐渊峰说。
内部巡察是海港集团推进清廉建设的一个抓手。自集团成立以来,省海港集团就把清廉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港口一体化改革后,海港集团下属公司多达300多家,三四级企业及小远散企业是监督的薄弱环节。为此,集团清廉海港建设一年一主题,一年一重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下属单位延伸。
从2018年开展“反腐倡廉无盲区”深化推进年“六大深化”专项治理,2019年聚焦基层“小微权力”开展“反腐倡廉无盲区”巩固提升年九大专项治理,到2020年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物资采购、边远散企业及职工身边的微腐败”四大类通病顽疾开展“清廉海港”建设基层基础专项治理,再到2021年的国企领域突出问题十大专项整治,2022年的聚焦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开展“四大专项行动”。近年来,海港集团的监督力量不断聚焦、专项治理不断深化。
“我们也曾发生过一名闸口多元化用工收受外集卡司机贿赂的违法案件。但我们痛定思痛、以案促改,通过守好廉洁意识闸、廉洁制度闸、廉洁行为闸,共建一廉如水的清廉闸口。”北一集司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黄英红说。北一集司闸口班是集团76个清廉单元之一。自闸口班开展清廉单元创建以来,近700万只集装箱透明顺畅地通过闸口,未发生一起廉洁问题。
在海港集团,清廉单元已经从盆景到风景,清廉单元已覆盖至集团所属82%的二级单位。从部室厂队、三四级单位,到班组、网格、工程项目,清廉单元不断向最小颗粒度深化细化,清廉也成为广大员工的普遍共识和行为准则。
采访结束,已是夕阳西下,整个海港被抹上了一层暖金色,愈加显得生机勃勃。海港港口一体化还在推进,我们期待“东方大港”续写下一个传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