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是合家团聚之时。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很多人好奇,“嫦娥应悔偷灵药”中的“灵药”是什么?“白兔捣药秋复春”,又是在捣什么药呢?“吴刚伐桂思斟酒”,为何砍的是肉桂树不是其他树呢?这一切其实都与中医药有关。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徐佳医生,特意原创绘图,和大家分享藏在中秋传说里的中医药文化。
1、嫦娥奔月
嫦娥吃下的灵药,是王母娘娘赐给后羿的——金丹,即以丹砂等矿物类为主要原料,经水火烹炼制成可延年益寿的药物。
《神农本草经》曰,“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丹砂也就是我们现在中药材里的朱砂,有镇惊安神、清心解毒之效。
但要注意的是,现代药理发现朱砂中的硫化汞对人体有害,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2、玉兔捣药
玉兔拿着玉杵,坐地捣药,制成蛤蟆丸。
蛤蟆即蟾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蟾蜍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匿,而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蟾蜍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消积化疳的作用。
现代临床治疗中,常选用干蟾或干蟾皮来治疗肿瘤,也外用鲜蟾皮来缓解癌性疼痛。另外,蟾蜍对腹水、骨髓炎、痈疽疔毒、小儿疳积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但其性味辛凉且有毒,必须谨慎遵医嘱使用。
3、吴刚伐桂
吴刚因犯了错误,被罚去砍伐月中的桂树,而这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桂树中只有肉桂树的皮可以反复剥取而不枯萎死亡,与吴刚所伐桂树砍后复生、斫而不倒很相似,因此便有说法称这棵是肉桂树。
肉桂树属樟科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嫩枝即桂枝,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树皮即肉桂,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果实即桂子,可温中散寒、止痛止呃。
我们所熟识的“八月飘香”的桂花树,则是另一个树种,木犀科,桂花亦能入药,其性味辛温,可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