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戒烟,谈何容易?40年的老烟枪,离世前脱不了呼吸机,还回味着香烟

    潮新闻 记者 杨茜2023-09-27 09:57全网传播量10.3万
    00:00
    00:00

    63岁的老李紧了紧步伐,迫不及待地从裤兜里掏出烟盒,拔出一根烟,点上火,狠狠吸上一口,一瞬间“活”了过来。

    他边抽烟边走到路牙边,蹲下,面朝着那面镂空栏杆围起来的墙。

    在他心里,墙内外就是两个世界。墙那边是浙大二院,意味着疾病和疼痛,墙这边是他自己,可以恣意潇洒,不管不顾。

    左手是治疗慢阻肺的吸入药,右手是正在燃烧的香烟,耳边是刚刚医生的话:“再不戒烟,这些药也救不了你。现在只是气急,很快地,你可能连呼吸都会困难,只能切气管了。”

    谁能料到,生死决策,对于老烟枪来说,是这么的难。

    烟草,作为引起慢阻肺的“头号杀手”,正慢慢蚕食着人们的健康。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慢阻肺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慢性疾病。

    很多慢阻肺病患者苟延残喘着,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残酷的现实案例,一次次地敲响警钟,却依然得不到重视。

    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每每在门诊中,都是苦口婆心:“戒烟吧。阻击慢阻肺,戒烟是第一步。”

    40多年的老烟枪

    人生最后3个月脱不了呼吸机

    老吴已经离世3个多月了,儿子小吴一直走不出伤痛,“为什么不早点劝他戒烟呢?就算绑着也一定让他把烟戒掉,也不至于现在就走了。”老吴的故事,让浙大二院重症监护室里的医务人员唏嘘。

    40多年的吸烟史,让老吴身上都散发着浓浓的烟味,抽得最凶的时候,他能一天抽2包烟。最早,他被查出肺气肿,没有特别好的药物治疗。医生劝他,烟一定要戒掉。他哪里听得进:“抽了一辈子的烟,哪有那么容易。”忍了一天,他就放弃了,“不让抽烟,还不如死了算了。”

    后来,老吴被诊断为慢阻肺。气喘得厉害,他就去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盐水,可以让他舒服一阵子。挂盐水的那几天,烟照样抽,只是少了几根。舒坦了,又变本加厉。每年冬天,老吴都觉得特别难受,去大医院住上几天,用上呼吸机。

    VCG41N1216920860.jpg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然而病情的进展超乎全家人的预料,老吴呼吸衰竭得特别厉害。“肺彻底坏了,肺功能不可逆了。”医生的一句话,就像判决,让老吴退无可退。在病床上连张口呼吸都很难自主完成,更别说抽烟了。后来,老吴在重症监护室里,依靠呼吸机走完了生命最后的3个月,也与他心爱的香烟告了别。

    祭拜父亲的时候,小吴挣扎了很久,还是没有买香烟,那是父亲的最爱,也是杀害父亲的“罪魁祸首”。

    仿佛一头大象坐在胸口

    “沉默的杀手”发病率高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其中40岁以上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7%,已跃升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死因。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早期症状以咳嗽、疲乏为主,但是往往被患者忽视,直至肺功能下降到严重影响行动功能才来就诊。我国每年因慢阻肺病死亡的人数大约为100万。有关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仅有35%的慢阻肺病患者得到及时诊断,不到25%的患者接受了合理治疗。

    因其起病隐匿,慢阻肺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困难严重缺氧,不能自己穿衣,生活需要他人照护的情况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由于慢阻肺急性加重导致肺心病,呼吸衰竭在ICU抢救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沈华浩教授表示,“慢阻肺病是进行性不可逆的疾病,病情只会逐渐加重。”以爬楼梯来举例。一般人,从五六层开始气喘,慢阻肺早期可能两三层开始气喘,后面逐渐到平地走路就会喘不上气,最后连躺在床上都会有“被掐脖子”的感觉:“吸不进,呼不出”“呼吸不通畅,就像是一头大象坐在胸口”……

    随着病情的发展,治疗手段也是逐渐“加码”的:从挂水消炎,到呼吸机,再到切开气管。

    随之产生的检查和治疗费用,给患者、社会以及国家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医疗卫生资源消耗。据悉,目前中国慢阻肺病患者每人年均疾病经济负担约1万元,已构成家庭和社会巨大的负担。更残酷的现实是,即使生命在延续,但是生存质量并不高。

    无论是对抗还是预防慢阻肺病,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戒烟。

    可是,简单的两个字,要做到,谈何容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