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阳光玫瑰”葡萄需要打药24遍,农药残留多得连农户都不敢吃的消息,甚嚣尘上!事实如何?作为葡萄主要产地的海盐用事实证明:这种说法太假!
海盐以最严的检查和最优的种植技术,确保葡萄品质安全可靠!
海盐每年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根据计划对各类本地及外来农产品开展针对性监测,其中包括海盐主要出产水果葡萄。今年也不例外,在葡萄即将上市及上市期间,海盐通过例行风险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三种方式对葡萄质量安全进行常态化监测,今年,已累计抽样检查97批次葡萄样品。
海盐葡萄监测对象涵盖农场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兼顾小农户。检验项目针对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中的残留成分,共75项。目前,97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均没有出现农残超标现象。
自2018年海盐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来,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绿色优质与品牌发展、群众满意度提高等目标,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标准化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建设,全县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图为执法人员现场抽取并封装葡萄样品
2021年,海盐制定并发布了《绿色食品海盐葡萄生产操作规范》,对海盐葡萄的栽培管理、综合防治、投入品管理、记录档案和产品追溯等技术内容进行规定,以县内葡萄示范基地为立足点,辐射推广至全县。按照该规范,以阳光玫瑰为例,该品种全年用药5至7次,且全部选用低毒或微毒农药,残留时间在7至14天内。而阳光玫瑰上市前一个月,农户需要套袋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农药残留早已超过安全间隔期,大部分成分甚至低于检测下限。
此外,海盐积极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全县共有29家葡萄种植主体通过绿色食品认定,意味着主体必须使用绿色食品生产清单上允许的农药,要求更加严格。
▲海盐葡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
同时,“海盐葡萄”成功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这些荣誉也表明,海盐葡萄品质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海盐葡萄,放心食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