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将”还是老的辣 孙培原:全满贯后,为何再出发

    潮新闻 记者 姜晓蓉 编辑 张彧2023-09-24 09:05全网传播量146万
    00:00
    00:00

    记者 朱海伟 

    如果时间有轮回,那么亚运会的武术赛场,一定牢牢记住了孙培原这个名字——

    9年前的仁川亚运会,孙培原在武术男子刀术棍术全能比赛中夺得金牌;5年前的雅加达亚运会,他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首金;今天上午,他再次依靠一套行云流水的长拳,一举摘下杭州亚运会武术项目的首枚金牌,成功达成亚运三连冠!

    参加杭州亚运会前,这位来自山东的34岁武术老将曾坦言,他最大的心愿是夺得亚运会三连冠。如今,这位被称作“三朝元老”的亚运名将在杭州圆梦。赛后的发布会上,他掩饰不住激动:“这几年很难,但终于如愿了!”

    体育比赛就是这样,能感动我们的并不一定是金牌,而是人性的温暖与执着。  

    这次,他终于“放下了”

    一身亮银色的武术服,第十个出场的孙培原和其他选手一样,用一个温文尔雅的作揖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亚运之旅。在全场观众的惊呼声中,一套行云流水的长拳,飘逸潇洒,一气呵成。当屏幕上打出9.840的分数时,掌声雷动。

    宣布冠军的那一刻,孙培原始终挂着温和的微笑,对于这棵武术常青树而言,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

    但和以往的内敛低调不同,站上领奖台时,身披国旗的孙培原,突然展开双手,做出飞翔之姿。这个有些飞扬的庆祝动作,对于他来说,并不多见。有一直关注孙培原的山东同行告诉记者,“这一次,他终于放下了”。

    放下的,当然不是自己的竞技水平,而是压在身上的千钧重担。

    同样的金牌加身,同样的万众瞩目,我们的记忆里,还留着这样一幕——

    在拿到雅加达亚运会首金后,当时29岁的孙培原眼含泪光:“练了23年武术,这是我最煎熬的一次。”

    虽然荣誉等身,但13年3战亚运会,孙培原每一次的经历都各有不同。他的争金之路,从来走得都不算一马平川:

    2014年仁川亚运会前,在以0.01分痛失辽宁全运会冠军后,孙培原曾一度选择退役,但最终又重燃斗志,拿下了亚运会金牌。那块金牌,是一种和自己较劲的证明。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29岁的孙培原已是队中的老将。他不仅要争夺自己的第二枚亚运金牌,更承担着为中国代表团冲击首金的重任。伤病也成为这时的不速之客。开赛前两个月,孙培原就扭伤了脚踝,“那时治疗的时间比训练时间都长。”最后,打着封闭出场的孙培原,没有让金牌旁落。但那时的他,身上满满都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子。

    不过这一次,在杭州,孙培原明显云淡风轻了许多,“这次没想金牌,也没想什么三连冠”。

    单纯的享受比赛,享受竞技的魅力,往往最能催生出最佳的竞技状态:9.840的高分,就是证明。“今天的发挥,我非常满意,是我近几次训练以来最好的一次。”

    放下的原因有很多,但他觉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主场作战,“很多亲人、朋友和同胞在给我加油,感觉很有底气。”

    记者 朱海伟 

    “全满贯”之后,为什么还要拼?

    其实,在外人看来,早在亚运会之前,对于孙培原来说,运动员的生涯已经了无遗憾。

    全国冠军、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作为武术运动员,他早已实现了个人荣誉的大满贯。

    而作为非奥项目,武术比赛其实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大热门项目,一枚枚金牌背后,是常年刻苦、忘我的训练和坚持。也许换一个人,可能已经选择退役享受生活。但他仍然没有。

    为什么在全满贯之后,还要选择再出发?他的回答是:“对武术项目的坚持,为国争光的信念。国家培养一名运动员很不容易。”这时的他,考虑的已不再是个人得失,而是将人生与武术、国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27年的习武之路,孙培原始终认为,练武其实是需要有点工匠精神的,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才能呈现武术动作的刚劲优美,展现武术精神的博大精深。他一直相信一句话,运气不会凭空而来,要么藏在能力里,要么藏在坚持里。“我并不是天赋异禀,只有咬着牙的坚持。”

    在训练中,孙培原有个特点,当他全身心投入时候,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分散他的精力。场下训练专注,上了赛场更是如此。刨除杂念、全神贯注地打好自己的比赛,是他的特点,也是他多年大赛的经验。 

    今天在赛场上就是如此,主场作战让他既有动力也有压力。“观众席传来的加油声让我倍受鼓舞,但我在赛场上要做的是抛去一切杂念,完成好这套动作。”发布会上,他这么说。

    坚持付出,就有回报。这是孙培原的人生逻辑,简朴而扎实,一如他的长拳一样。

    至于下一步计划,已经在山东队兼任教练的孙培原说没有想好,“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想着先好好放松一下,陪陪家人和孩子。”

    记者 朱海伟 

    武术入奥,另一个梦

    武术圈的“粉丝”们都说,看孙培原的比赛是一种享受,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既有武术的力量感,又有舞蹈的美感。

    但对于儿时的孙培原来说,学武术最初是为了圆梦,圆爸爸的梦——

    6岁时,孙培原被父亲送进淄博市周村区体校。那时,他并不知道武术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武术,只知道这是父亲的心愿。

    不过,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孙培原也不例外。小时候的他喜欢看电影《黄飞鸿》,至今他的手机音乐里还少不了武侠风的歌曲。这个爱听《刀剑如梦》和《男儿当自强》为自己鼓劲的男人说:“到现在心情很乱或者压力很大的时候也会听这些歌曲。”

    但真正接触武术以后,孙培原对它的内涵有了自己的理解。“武术传递的是忠孝仁义、正气凛然的品质,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在采访中曾说,习武让他更加自信,也更加清楚了肩上的责任。

    这样的责任,并不仅仅是夺金,还有传承。

    2020年,孙培原开通了“抖音”账户,分享训练日常,展现武术魅力。他希望通过武术,让更多的人认识武术,爱上武术。这个账号目前已经有28.9万粉丝,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孙培原,从屏幕中的飞檐走壁,走进了真正的线下武术。

    三连冠在身,孙培原还有一个梦想:希望武术能够进入奥运会,进入到世界最高的竞技舞台。

    这个梦,孙培原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实现,但通过他接触武术的孩子完全可以憧憬。

    就像曾经父亲的梦想照耀在他身上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