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是不是刚念完这16个字,嘴里已经不由自主哼起了旋律?
随着亚运临近,最近一段时间,这首《同爱同在》堪称杭州的“城市BGM”,地铁、商场、电梯间、公交站,就连去路边杂货店买点东西,都能听见老板在那哼哼。
杭州亚运会倒计时30天之际,由孙楠演唱,韩冰作词,张亦江作曲的《同爱同在》,被官宣为主题曲。今晚,这首大气磅礴又情怀满满的作品,将在大莲花面向全世界唱响。
《同爱同在》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普通人想要唱好这首歌有什么小诀窍?
记者跟主创三人组聊了聊。
孙楠:杭州是度假首选城市
前阵子,孙楠去参加演出,碰到一个刚从杭州回来的哥们,对方上来就是一句:“哎哟老孙,我在杭州那几天,可是每天被你的声音‘追着跑’啊!”
“对于歌手来说,一首歌能有这么广的流传度,肯定是开心的。更何况,它还是亚运会的主题歌。”
大概两三个月前,作曲张亦江给孙楠打电话,问有首写给亚运的歌,有没有时间唱。
孙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方面,我跟张亦江合作多年,他很了解我的声线,写的歌肯定是适合我的;另一方面,亚运会是大事情,我有机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当然是好事。”
整个录音过程很顺利,孙楠也表示,这真的是一首“越唱越喜欢”的歌,“旋律很大气,气势磅礴,但又有一种温柔的情怀在里面。所以,它能带给人的那种感动是持续的。”
最重要的一点,歌词搭配旋律,又有非常强烈的“天下一家”的归属感,“就那种‘同属于亚洲,同一个地球’的劲儿。”孙楠说。
眼下在杭州,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同爱同在》多少都能哼唱几句,如果想要把这首歌唱好,有没有什么诀窍?
孙楠笑着说,“你会不自觉地去唱一首歌,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感动,二是高兴,这是你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所以,不用去介意特别的方法和技巧,唱着开心,听着高兴,就足够了。”
同时孙楠还透露,杭州一直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城市,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也经常会把杭州当作私人度假的首选,“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恰到好处,也很时尚。”
关于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孙楠说,只要有时间,自己都会看直播,“只要每一场中国队的比赛,我都会为运动健儿们加油呐喊。”
32个“同”字展现亚洲一家亲
《同爱同在》的词曲作者韩冰、张亦江,算是默契十足的老搭档,之前就合作过像《欢乐颂1》《冰雨火》等不少影视剧音乐。
按照两人熟悉的合作模式,《同爱同在》也是先有曲后有词。张亦江说,当时为了找感觉,他先听了《手拉手》《意大利之夏》等经典赛事歌曲,“主要还是想把自己拽入到大赛的那种情绪里面,先把‘肾上腺素’调动起来。”
找到那种感觉后,坐在钢琴前,几句核心旋律很快就出来了,整首曲子差不多用了2个小时全部写完,“基本上算是一气呵成”。
拿到张亦江的曲子,韩冰的第一感觉就是“宽广辽阔,激昂向上”,“我脑子里一下子蹦出很多关键词,比如爱、包容、和谐等等,都是正能量。”
而《同爱同在》的歌名也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与这份爱同在,二是我们同样热爱亚洲热爱亚运,我们同在亚洲这个大家庭。”
两位都是精益求精的音乐人,整首歌大概前前后后修改了9稿,才最终确定了录制的版本。
《同爱同在》通过突出“同”的表达,表现了全亚洲人们在地理、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共通和认同,整首歌曲里,“同”字出现了32次。
按照韩冰的说法,“大家经常会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是亚洲一家亲,同心同向,同爱同在,所以都落脚于‘同’字上。”
而副歌那句“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也是韩冰本人最喜欢的词,“同呼吸是生命不朽的光彩,同感受是顺逆不离的相守,同梦想是拼搏不息的力量。”
除了本届亚运会,张亦江还曾担任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致敬人民》篇章的音乐制作,“冬奥会的时候重点是改编,《同爱同在》是从零开始的原创,更有挑战。”
生活中,张亦江也是位运动达人,最近热衷的运动是高尔夫,差不多两三天就要打一场,“其他时间,也会滑雪、骑行,与大自然接触,会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