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中天控股:与杭州共赴盛会“花期”

    潮新闻 詹丽华 胡巧玲2023-09-23 01:35全网传播量20.1万
    00:00
    00:00

    当世界目光汇聚于杭州,当盛会“薪火”相传,当欢呼与掌声在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内响起,场外还有一群人,他们同样心潮澎湃。

    他们是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也称“大莲花”)的建设者,在这里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为杭州留下一座百年建筑。

    他们是中天控股集团旗下主力军-中天建设团队,从2010年中标“大莲花”到2018年竣工验收,直至摘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份荣光背后是中天扎根建筑行业不断求索创新的智慧与热爱,更是为杭州面向未来、迎接八方来客的城市“封面”勾勒精彩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家1996年正式定名改制的民营企业,中天控股集团以自身的发展历程诠释着企业与城市同频成长的精彩:时光如花,今朝盛放。

    “大莲花”盛放

    与杭州共赴“亚运之约”

    从中天控股集团总部眺望,一江之隔,是“大莲花”含苞待放,向世界展示着建筑的灵动之美和杭州的发展之姿。

    “十年雕琢一朵‘大莲花’,到今天总算可以说一句不负所托。”中天控股集团董事长楼永良感慨,“大莲花”不仅是杭州作为“亚运之城”的城市地标,更是中天企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10年“大莲花”项目招标,其建筑面积达21.6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观众座席80800个,施工难度、复杂程度都不下于北京“鸟巢”。

    包括中天在内,参与竞标的企业有12家,业内头部的大型央企国企基本都到了,竞争之激烈,可窥一斑。而在此之前,中天尚未有承建如此大体量体育场项目的经验。

    “我们当时想,一定要全力以赴,拿下这个项目!”楼永良回忆说。

    难吗?难!

    中天当即抽调全集团、全产业链的相关领域骨干,开始为期数月的集中攻关。“就是在这个办公室,熬了一宿又一宿,总算把投标方案敲定。”中天控股集团技术总监刘玉涛一边说,一边看向前任总工程师蒋金生。

    当初被“征用”来集中攻关的场地,如今是中天控股集团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天恒筑钢构董事长蒋金生的办公室,而他也是“大莲花”项目的技术团队牵头人之一。

    “当时让我们略有底气的是,在‘大莲花’之前,中天承建了金华市体育中心,是一个约3万人规模的大型体育场馆。”蒋金生说,为了能在标书上先拔头筹,中天确定以技术方案为突破,组织研讨小组进行课题攻关,又先后前往北京和广州取经,求道于各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依靠新技术、新思路不断提升、完善自身方案。

    凭借着科技性、创造性、经济性等优势,中天递交的标书获得了综合评分第一,成功摘得“大莲花”。

    最终将“大莲花”栽种到钱塘江畔,并一路护持,中天花了十年,并总结形成国家专利15项、国家与省级工法5项、国家级QC成果1项、省级课题3项。直至2020年,“大莲花”为中天控股再添一座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事实上,中天与杭州亚运会的渊源并不只有这座体育场馆——中天建设还是杭州亚运轮滑馆、金华市体育中心的承建单位,前者是目前亚洲最高标准的室内轮滑比赛场馆,本届亚运会将有10枚金牌在这里产生;后者将承担3场男足小组赛和3场女足小组赛。

    与此同时,中天还承担了多项亚运会交通线路、配套保障项目的建设,包括北支江综合整治工程、文一西路互通工程、莫干山路提升改造工程、杭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等。

    “总听人说,心跳与亚运同频,我每次走过这些道路,看到这些体育场馆、地铁道路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心跳与亚运同频,这些都是我们中天人建的呀!”蒋金生笑起来,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自豪。

    中天钱塘银座(绿色建筑设计三星)

    向上求突破

    用建筑记录城市发展的高度

    外人不知道的是,在“大莲花”开标之前,蒋金生专程跑过好几趟北京,绕着“鸟巢”走了一圈又一圈。“‘鸟巢’是当时体育场馆建设的技术天花板,而‘天花板’就是中天要向上突破的目标。”蒋金生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莲花”项目承载着当时中天寻求自身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的雄心壮志。

    这也意味着,从设计理念到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配比等,“大莲花”的一切指标都向着“百年工程”看齐。

    长期主义,是中天始终秉持的企业发展思维。探索行业前沿趋势,中天与行业一同成长,与城市一起发展。蒋金生至今记得他刚到中天时,楼永良说的一句话,“我们就是要用一个个项目,一点点擦亮中天品牌”。那是1993年,楼永良出任东阳建安公司(中天控股集团前身)总经理,如今庞大的中天控股集团那时才刚刚迈出攀登顶峰的第一步。

    这句朴实的“一点点擦亮中天品牌”,在楼永良的办公室挂了很多年,直到中天总部搬到钱江新城。

    说来有意思,钱塘江两岸勾勒出的城市天际线,是杭州勇立潮头、拥江发展的时代印记,也记录着中天踏踏实实的每一步:中天承建的中国棋院杭州分院获2007年度鲁班奖;杭州高新产业大楼获2009年度鲁班奖;阿里中心获2018年度鲁班奖;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获2020年度鲁班奖;中国人寿大厦获2022年度鲁班奖……

    迄今为止,中天已收获29座“鲁班奖”,仅杭州市内就有7座。正是这一座座奖杯和奖杯之后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建筑,一点点筑起、夯实中天向上发展的根基,它们也像一个个锚点,标注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方向。

    “大莲花”之所以如此特殊,不仅仅因为它是杭州亚运会主会场,也因为它钢筋铁骨化成柔美曲线的建筑内核,某种程度上符合人们对杭州灵动、大气之美的期许,更因为透过这朵亚运之花,可见一个奋进中的杭州,更让世界透过“杭州新亚运”看“中国新时代”,见开放进取、自信从容的未来之美。

    中国人寿大厦工程(鲁班奖工程)

    转型探新路

    愿为城市发展“搭台子”

    2018年,对中天来说,有些特别——

    那年年底,“大莲花”竣工,中天花了别人做五个项目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好了一个项目。

    那一年,中天控股全集团新承接业务量达到1361亿元,产值与销售额约1105亿元。

    中国“双千亿”企业矩阵中,自此多了一个中天。

    如果步子再迈大一点,中天能否更早达成这个目标?“不会。”共事多年,蒋金生和刘玉涛异口同声地否定。

    “每建必优,精细管理”是中天的工程管理方针,此方针贯穿中天建设项目的全流程,以保证其项目质量,进而保障稳定的企业经营质量。而追求企业的经营质量,有的时候要牺牲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

    这种牺牲,对以楼永良为代表的中天管理层来说,是值得的。相较于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中天更看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脚踏实地的内功修炼。

    比如在“大莲花”施工中采用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借力数字化,为特大型体育场馆的细节把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011年,国内建筑业运用这项技术的项目屈指可数,中天几乎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如今,中天积累了医院、办公楼、超高层等大型建筑近900个项目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BIM技术在工程建造中的应用。在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项目中,中天最大限度实现对BIM技术高精度、全专业、全流程的深度应用,有效降低参建各方沟通难度、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该项目也成为了中国民航领域的样板。

    做精做专,用技术进步助力行业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中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的初心。

    2003年,中天控股集团开始面向全国实行区域化运作,诸多标志性建筑也拔地而起:在湖北巴东,中天承建的采用住宅模块现场积木化拼装而成的绿色环保建筑,因为建设速度快,被称为“会飞的盒子”;2018年,中天承建世界上最大的超低能耗被动房项目——龙湖高碑店列车新城项目,系统实践总结了密闭性施工工艺、冷热桥处理技术等一系列超低能耗被动房核心施工技术;2022年,中天自主设计、开发的临安宸锦学府项目成为浙江省内首座近零能耗高层住宅……这一个个成功案例背后,是中天多年来在建筑绿色化、数字化、工业化方面的探索、布局和坚持。而它在项目中总结、归纳的经验,又将反哺于新项目,服务和支持企业长期发展。

    “我们愿意做为城市发展‘搭台子的人’。”这是楼永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企业与城市是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一座城市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打造的最适宜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2022年,中天控股集团完成产值与销售收入1536亿元,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94位、“中国承包商80强”第6位。

    这也是,企业与城市发展,彼此成就。

    几天前,蒋金生在朋友圈分享近照,说为“转型升级探新路”。其中,既有330国道千岛湖大桥至临岐段改建工程通车,也有福州左海公园的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人在画中游”。两者都是城市提升改建工程,都要求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完成改造和建设——持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建造模式,这也是中天转型升级新路的关键课题。

    城市大规模建设时期过去之后,作为建筑企业,中天如何持续发展?他们正积极探索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智慧城市运维等新业务,试图为中国的城市更新寻找一条更适合的发展路径。

    后亚运时代的中天,或许更值得期待!

    (图片由中天控股集团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杭州给世界一个新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