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文旅思路焕新、产业提质增效、人居邻里友好,衢州聚焦全域精心打造共富基本单元

    潮新闻 记者 徐文罡2023-09-21 09:50全网传播量32.3万
    00:00
    00:00

    编者按

    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是浙江勇担光荣使命、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的决策部署,既是改革创新,又是发展目标,更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全省各地市强化顶层设计、集成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批极具共富味、未来味、浙江味的实践、理论及制度成果。现为集中展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工作成效,9月12日- 9月14日,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开展“2023走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媒体采风行,采风组前往杭州、嘉兴、宁波、绍兴、丽水、衢州等地,深入调研各地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以及现代化美丽城镇的建设情况,通过媒体视觉生动讲述构建全域共富大美新格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品质城乡建设的浙江故事。

    衢,街衢也,寓意四通八达。衢州,南临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北邻安徽黄山,是真正的四省通衢之地。近年来,衢州市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聚力打造“共富共美、全域共进”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全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有衢州辨识度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路径,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衢州实践新篇章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以“莲”富民,文旅串珠成链

    赏莲花、采莲蓬、剥莲子、酿莲酒,地处衢州龙游县北部的横山镇,仅凭“一朵莲”便蕴育出了整条蓬勃发展的产业链。

    “这一片荷塘就是我们横山最大的莲子连片种植基地,面积有340余亩,年产的莲子可以达到25吨左右。”来到坐落于天池荷花景区内的莲心馆,龙游县风貌办技术服务组组长童斌全指着四周成片的莲地说道。

    图片1.png

    据他介绍,就在去年,横山镇以“村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成立了“荷田田”共富工坊,建立莲子繁育基地,推进标准化种植,从供应端源头改善莲子品质,提升莲子产量。同时还出台了种植补助政策,给予每亩600元的种苗补助,极大地激发了莲农种莲的积极性。目前,横山镇新增莲子种植面积已超2300亩,新增莲子产量120余吨。

    “我们的莲子交易集散中心自今年建成投用以来,累计交易量107.36万斤,日最高交易量4.17万斤,累计销售额4500余万元。”童斌全补充。

    以“莲”兴业、以“莲”融旅、以“莲”促联。是近年来横山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围绕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目标,横山镇从“如何种好莲、卖好价”入手,不断推动产业共富、区域共建、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以“莲”富民的新路子。

    尤其是在杭金衢“明清古韵·浙硒莲盟”县域风貌区的创建过程中,横山镇与金华兰溪市诸葛镇、杭州建德市大慈岩镇结成党建联建机制共同发展莲子产业,发布了“浙硒莲”共用品牌,共拓交易市场,助力莲农增产又增收。

    图片2.png

    而在产业“莲”动的同时,三地还依托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的地缘优势,完成了骑行绿道、天池山游步道、景观廊道环线、“十里荷花”风光带等项目的建设,新增绿地面积超 10 万平方米,建成绿道环线 26 公里,实现古村连片、风貌相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古镇古村、赏十里荷花一日游”“古村探秘、生态寻幽、美食寻味二日游”2 条具有明清古韵特色的旅游线路,联合举办荷花节、非遗文化节、赏樱大会、绿道毅行等跨市域交流活动,充分带动“食、游、购”多元消费。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横山镇接待游客人数超 20 万人次,其中金华、杭州游客约占 60%,实现旅游收入 5000 余万元。

    “以前这时候,一天下来也就接待10多人,现在生意好了不少,多的时候3、4个包厢都坐不下。”在天池荷花景区周边经营着农家乐生意的张阿姨笑着告诉记者。

    以“礼”友邻,重塑安居生活

    衢州行第二站,采风团走进了柯城礼贤未来社区。该未来社区属于改造重建类项目,需要改建的多为70-90年代的工厂宿舍,邻里之间彼此相识具备“熟人社会”的基础。创建过程中,礼贤未来社区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增添了独特的“有礼”文化基因,统筹创业、交通、低碳、建筑、服务等场景,实现邻里有温度、环境有韧度、管理有精度。

    “与常规的商品房行列式布局不同,我们用围合的建筑形式创造出了更具归属感的内向空间。”礼贤未来社区党支部书记史文艳说,“为邻里日常交流沟通创造更多条件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居住的安全感。”

    图片3.png

    参观社区时,采风团发现楼幢之间建造了可以连接不同楼层的跃层式公共空间。据史文艳书记介绍,这种跨单元的立体游廊系统,被称为“立体街坊”,不仅有效地缩短了单元与楼层间的距离,消解了板式高层巨大的空间感知尺度,还将原本只能在底层发生的单元间的交往活动扩展到竖向维度,并在底层和屋顶外创造了新的活动空间,让居民间归家、停留和偶遇的发生产生了更多可能。

    图片4.png

    不仅如此,礼贤未来社区还通过将底层抬高的方式,建立起开放、共享、可达的立体架空慢行系统,连接社区内各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和幼儿园,实现人车分流;底层外围还布置有菜场、店铺、幼教中心、养老机构、创业支持等公共服务空间,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我是去年搬进来的,那个时候还不会开热水器,打了电话给物业,管家就马上过来教我怎么用了,态度很好。”谈及在社区里的日常生活,年近8旬的汪大爷为社区的管理服务点了个“赞”,“还有小区食堂,一个荤菜、两个素材只要10块,便宜又方便,吃完还能和老朋友们一起聊聊天走走路,蛮好的。”

    图片5.png

    在社区的青悦里邻里中心,采风团登上了位于10楼顶层的“礼贤台”,屋顶平台被设计成有顶盖的景观城市阳台,可供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大型室外庆典、露营、集市活动,今年4月,这里就举办了衢州首届礼贤生活节,共有30家知名商户,30000+人次参与。而在平时,周边居民还可以直接从地面沿着斜坡屋顶直接行至最高点,俯瞰大半个衢州城。

    以“古”通今,创新共富载体

    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联合公布了2023年度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全省共48条线路入选,其中就包括了衢州柯城南孔古城传统风貌区共富风貌游线。

    作为衢州“南孔圣地”城市品牌的发源地,南孔古城传统风貌样板区通过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衢州市古城墙(江滨路段)遗址公园改造、天王塔院复建、斗潭未来社区创建、十里江滨景观带改造提升等项目的实施,在环境品质提升、功能业态升级、历史文化挖掘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成功入选了全省首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名单。

    图片6.png

    历史古城如何在新时代重焕“魅力生机”?水亭门沉浸式剧场给出了答案。新中式的建筑风格,让整个剧场既保留了水亭门明清时代传统园林建筑的自然生动,又融合了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净,删繁去奢、因景互借,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江南衢城的建筑之美。

    此外,位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东北侧的定志书院,也以儒学文化、书院文化为历史依据,结合儒学文化区的建设,复建定志书院传统建筑,引入国学传承、“六艺培训”等业态形成传统文化体验互动区,带动街区人气。

    南孔古城传统风貌样板区的工作人员表示,自风貌区启动创建以来,衢州出台了《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严控历史文化街区和重要视廊的建筑高度,同时以城市品牌为导向的地域文化传承,持续扩大“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品牌影响力,并推出了南孔文化主题活动,将生活动线与文旅流线融合,把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和斗潭未来社区打造成为城市文旅区。

    图片7.png

    现如今,通过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老百姓们对于“南孔圣地”的认可度更高了,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也更强了;而随着南孔古城传统风貌区共富风貌游线的发布,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成果也将不断转化为老百姓的品质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